董希旺,男,于2014年在清华大学自动化系获得工学博士学位,2014年12月到2015年12月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从事一年的博士后研究工作,2014年7月至2021年7月先后担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导和院长助理,2021年7月至今担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科研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集...
【北航董希旺教授获评第二届“工信杰出青年”】5月1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奋进正当时 青年勇担当”青年工作座谈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五四青年节对全国广大青年寄语精神,表彰先进青年典型,激励部系统广大青年奋斗逐梦、担当作为。部党组书记、部长金壮龙出席会议并讲话,部党组成员、副...
董希旺,男,于2014年在清华大学自动化系获得工学博士学位,2014年12月到2015年12月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从事一年的博士后研究工作,2014年7月至2021年7月先后担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导和院长助理,2021年7月至今担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科研副院长。 主要研究方向为...
董希旺老师无人机协同控制研究的主要方向:全自主起飞、降落、收纳、充电、智能态势感知,在线决策规划,主动防碰避障,分布式异构集群时变编队跟踪控制,均取得了大幅度进展。
董希旺院长讲话 李红光副院长介绍了研究院在无人系统科学与技术学科建设、招生计划和夏令营选拔安排等情况,号召广大考生积极报考无人系统研究院。 李红光副院长作报告 池沛副院长介绍了研究院的科研发展概况、现有创新平台、关键技术和实验室情况,激发了学生对智能无人系统的科研兴趣。
董希旺,男,于2014年在清华大学自动化系获得工学博士学位,2014年12月到2015年12月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从事一年的博士后研究工作,2014年7月至今先后担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导和院长助理等。主要研究方向为集群智能、协同控制、协同制导、协同决策规划、飞行器集群等,理论与实践...
董希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报告题目: 集群系统协同控制理论及在无人机集群中的应用 报告摘要: 集群智能是新一代人工智能的重要研究领域。无人机是集群系统中的典型对象,在军事及民用领域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协同控制是集群系统智能...
董希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报告题目: 集群系统协同控制理论及在无人机集群中的应用 报告摘要: 集群智能是新一代人工智能的重要研究领域。无人机是集群系统中的典型对象,在军事及民用领域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协同控制是集群系统智能涌现的保障和途径。以无人机集群为代表的集群系统具有大规模性、开放性、高动...
在郭鲁钢和杨仁全的共同见证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人系统研究院院长董希旺、北京集智未来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基地总经理柳鹏、力合科创(北京)副总经理单柏霖以及海淀区创新创业服务协会秘书长刘洪岩携手启动共建人工智能产业高地示范创新中心。 在展示交流环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教授张宝昌,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副...
董希旺,男,博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讲师,1985年12月出生于河南。于2014年在清华大学自动化系获得工学博士学位,2014年12月到2015年12月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从事一年的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多智能体系统协同控制中的一致性控制、编队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