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5月22日电 (记者李博)5月22日,《北京花园城市专项规划(2023年-2035年)》新闻发布会召开,记者获悉,北京市水务系统大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2023年全市建成区海绵城市达标面积约507平方公里,占建成区比例35.28%,同比提升4.15%,改善了雨季河湖水环境,同时利用雨水资源回补地下水,减轻了城市防涝压力。今年,建成...
人民网北京12月27日电 据北京市通州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官方微博消息,今后,北京城市副中心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将纳入全市空间规划一张蓝图,其建设管理工作也将纳入各单位绩效考核中。日前,《通州区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印发执行,这标志着城市副中心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已步入常态化、规范...
按照规划,北京的海绵城市建设将率先在通州区和延庆区进行试点,通州将结合副中心建设,按照高水平标准建设要求,建设平原海绵城市,延庆则将结合世园会建设,按照生态文明新典范建设要求,建设山区海绵城市。 通州区将用3年时间打造出海绵城市示范区,实现70%的雨水就地消纳,让未来雨季不再“看海”。试点区域总面积19.36平方公...
2 西郊砂石坑 西郊砂石坑规划蓄洪水量500万立方米,占地面积65公顷。主要工程:由永引渠至砂石坑分洪工程、退水工程、砂石坑疏挖工程、绿化工程。 城市不同,特点和优势也不尽相同。北京打造“海绵城市”不会生硬照搬他人的经验做法,而是在科学的规划下,因地制宜采取符合自身特点的措施,更多的发挥出海绵作用,从而改善城...
“1”即《北京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16”即16个区根据市级专项规划制定的区级海绵城市专项规划;“N”即包括未来科学城、怀柔科学城、亦庄经济开发区、大兴国际机场、城市绿心、环球主题公园等重点片区的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目前,除密云尚在编制过程当中,其余各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均已完成编制,通州、朝阳、门头沟...
北京市将探索建立“1+16+N”海绵城市规划体系 记者从市水务局获悉,目前全市建成区海绵城市达标面积比例为18%,今年北京市将探索建立“1+16+N”海绵城市规划体系,稳步推进全市海绵城市建设。(北京日报)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为贯彻国务院及国家相关部委对海绵城市的建设要求,科学合理地编制海绵城市规划,并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使海绵城市在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和水文化方面发挥有效作用,制定《北京市海绵城市规划编制与评估标准》DB11/T 1742-202...
自2017年12月开始,奥雅纳中国区跨专业团队为北京首钢南侧约353公顷地块进行了海绵城市总体规划。这也是我们继2013年“新首钢”绿色生态规划之后,再度助力于首钢工业棕地的规划建设。 Images used under license from shutterstock.com 北京首钢源起于1919年创建的石景山炼铁厂,迄今已有近百年发展历程。2010年底,首钢石景山...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市市级、区级、镇级 (区、 街区、重 功能区)的海绵城市规划编制与规划实施评估。 1.0.3 顶层性原则是指海绵城市规划应为城市层面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发展 和全面解决水系统问题提供涉水顶层设计方案;系统性原则是指海绵城市规划应按照源头 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的思路,协调绿色和灰色雨水...
2022年6月15日,海绵城市与气候变化适应线上研讨会将展示北京和哥本哈根气候变化适应的解决方案和总体规划。届时,还将介绍开幕在即的“北京-哥本哈根双城记:构想可持续的明日之城展览”。 海绵城市,即城市像海绵一样具有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