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街桥是北二环重要的交通节点。由于桥下空间布局已经使用多年,不能满足现在的交通需求。通过整体提升,桥下原有的停车空间进行了扩大,车辆掉头的通行流线也更加合理。东城区城管委市政设施科科长张庆山说,把东西两侧的掉头区向两边进行了挪移,从原来桥下的4块桥区合并成了2个桥区,停车位由原来的95个增加到现...
五环路33座桥系桥下空间进行环境整治;2025年,将对燕莎桥、北苑高架桥等17座重点桥系的桥下空间进行提升,对城市道路、公路、轨道交通234座桥系开展环境整治,通过桥下空间治理和提升工程,持续提高桥下空间利用率、改善首都人居环境、丰富完善城市功能。
今年年底,作为北京桥下空间整治提升“样板间”之一,西城区跨越西护城河的天宁寺桥改造提升工程计划完工,将整合休闲、运动、便民服务、公交场站和停车多种功能,为周边居民提供集篮球场、儿童游乐区等功能的休闲娱乐场所,这也是本市中心城区首座建在立交桥下的“运动乐园”。“天宁寺桥下空间,此前主要作为单位停车...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多数桥下空间也成了城市的“灰色空间”。根据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发布的相关报告,桥下空间目前存在诸多问题,主要集中在空间利用低效、功能单一、行人可达性不足、与城市环境不协调、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同时也存在为公众所诟病的私搭乱建、违规停车、违规堆料和堆垃圾、摆摊设点等问题。
12月22日,北京市规自委发布,《北京市桥下空间利用设计导则》已获市政府批准,印发实施。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获悉,有了这份“导则”,北京市域范围内的城市道路、轨道交通、公路桥梁等桥下空间都有望获得精心设计、有效利用,从城市的“灰空间”转变为“公共活力空间”。北京地面上的桥,可以分为立交桥、匝道桥、...
11月16日,记者从北京市交通委了解到,近两年,北京已完成565处桥下空间整治。今年,北京还启动了5个桥下空间试点点亮工程,通过改造提升,让原本不起眼的桥下角落增添文化、便民、停车等功能,更好地服务市民。二环、三环等桥下空间治理相继完成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由增量扩张逐渐转向存量更新,桥下空间等“城市...
央广网北京2月1日消息(记者钱成 王丰 纪乐乐)近日,北京首个多元复合的既有桥下空间提升利用试点项目——西城区天宁寺桥改造提升工程正式完成改造建设,从最初的桥下空地,到如今的球场、儿童乐园,这里成了北京市中心城区首座建在立交桥下的“运动乐园”。同时,《北京市桥下空间利用设计导则》印发实施。曾经...
歌中唱:“北京的桥,千姿百态”;如今,北京的桥下,也将变靓变美。自去年开始,桥下空间整治列入疏解整治促提升的专项任务。记者16日从市发改委疏整促专项办获悉,目前全市有108处桥下空间整治完成,二环、三环路的部分桥下空间已经变身面向周边居民的停车场,还有多处开始谋划打造公共空间。桥下“灰色空间”暗藏...
8月25日上午,雍和宫桥下东侧,工人们正在拆除原东城区交通支队北区执法站隔断、彩钢保温板。这处执法站的拆除,为桥下空间的统一整理提供了条件。桥下空间,是城市的“金角银边”。《2022年北京市交通综合治理行动计划》提出,今年全市要开展457处桥下空间清理整治。雍和宫桥正是其中一处。雍和宫桥建造于1992年,长...
12月22日,北京市规自委发布,《北京市桥下空间利用设计导则》已获市政府批准,印发实施。记者获悉,有了这份“导则”,北京市域范围内的城市道路、轨道交通、公路桥梁等桥下空间都有望获得精心设计、有效利用,从城市的“灰空间”转变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