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世纪60年代的北京官话圣经译本中,已经出现了这种汉语欧化的现象,远早于学术界一直认为的汉语欧化始于20世纪初的观点。作为印欧语和汉语的双语者,传教士在将印欧语言译成汉语白话的过程中,印欧母语中的语言形式不断地向汉语“迁移”,最终形成了有欧化元素的现代白话。在现代白话的创建过程中,欧化因素起到了“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