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少军 郭少军,北京大学教授。2020年10月15日,荣获第十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荣誉 2020年8月,入选第十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奖人选名单。2020年10月15日,荣获第十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近日,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郭少军教授团队发展了铂元素诱导的“自催化”制备新策略,合成了厚度仅为0.9 nm的非常规六方密堆积有序亚纳米二维催化材料,实现了Ru-O3孤立位点的均一调控及其在材料表面的均匀分布。研究表明,Pt元素与Ru元素能在较低温度下完成类置换反应,通过Pt原子空位缺陷诱导Ru原子沉积,最终...
近日,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郭少军教授团队发展了铂元素诱导的“自催化”制备新策略,合成了厚度仅为0.9 nm的非常规六方密堆积有序亚纳米二维催化材料,实现了Ru-O3孤立位点的均一调控及其在材料表面的均匀分布。研究表明,Pt元素与Ru元...
英国皇家化学会催化领域期刊Catalysis Science & Technology近日宣布北京大学郭少军教授加入期刊编委会担任副主编,我们在此表示热烈欢迎! 个人简介 郭少军教授 北京大学 郭少军,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雅特聘教授、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 郭少军...
北大郭少军教授团队,最新Nano Letters!成果简介 优化金属有机骨架(MOFs)中金属中心的局部配位环境是锂-氧气(Li-O2)电池过电位调控的关键和难点。基于此,北京大学郭少军教授(通讯作者)等人报道了在单晶萘-铅-MOF(简称Na-Pb-MOF)中构建了独特的PbO7金属节点,显著提高了Li-O2电池中ORR和OER的催化活性。作者...
英国皇家化学会催化领域期刊Catalysis Science & Technology近日宣布北京大学郭少军教授加入期刊编委会担任副主编,我们在此表示热烈欢迎! 个人简介 郭少军 教授 北京大学 郭少军,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雅特聘教授、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 郭少军教授是将纳米、亚纳米、原子材料应用于催化和能源领域的领军人物,在材料化学...
在过去的几年里,北京大学郭少军教授及其团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在原子水平上进行了精确的工程设计,并将研究转移到更实用的膜电极组件(MEA)中。基于此,郭少军教授和骆明川教授等人总结了基本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基本原理之后,讨论了经典和最新的催化剂合成策略,这些策略不仅可以形成金属间相,还可以合理控制其他催化决定因素的...
郭少军,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首届科学探索奖获得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燃料电池)、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吉林大学学士、中科院应化所博士、布朗大学博士后、美国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奥本海默杰出学者。独立工作以来以通讯作者在Nature、Science、NSC系列(23)、Adv. Mater./Angew. Chem./...
光催化双电子水氧化反应(WOR)是制备H2O2的重要方法,但是目前典型的层状有机光催化剂由于表面活性位点上WOR的动力学反应迟缓以及层间电荷转移效率低下导致的高反应能垒,极大地限制了水和氧直接产生H2O2的效率。作者团队通过对氮化碳中一系列金属单原子的第一性原理筛选,报道了一种含有Al - N3桥位结构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