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优青”获得者。中国免疫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2006年本科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87K),201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系,获得博士学位。先后在美国Oklahoma Medical Research Foundation 以及北京大学做博士后。2018年正式加入北京大学系统生物医学研究所。 研究...
2024年5月22日,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吕丹研究员联合游富平研究员、尹玉新教授的研究团队在Nature Chemical Biology上发表了题为“RNA-binding protein PTENα blocks RIG-I activation to prevent viral inflammation”的最新研究成果。此研究发现,...
2024年5月22日,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吕丹研究员联合游富平研究员、尹玉新教授的研究团队在Nature Chemical Biology上发表了题为“RNA-binding protein PTENα blocks RIG-I activation to prevent viral inflammation”的最新研究成果 5'-三磷酸(5'-PPP)RNA被认为是一种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能够被模式识别受体RIG...
病毒RNA以其5'-三磷酸(5'-ppp)片段为特征,这种特征被PRRs识别为PAMP,进而启动免疫反应。值得注意的是,宿主转录本在初期也表现出这种5'-ppp特征。由RNA聚合酶I合成的前体RNA通常在其5'端带有未修饰的三磷酸或二磷酸基团,而RNA聚合酶II的初级转录本在pre-mRNA阶段含有一个5'-ppp基团。然而,这个基团在转录...
2024年5月22日,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吕丹研究员联合游富平研究员、尹玉新教授的研究团队在Nature Chemical Biology上发表了题为“RNA-binding protein PTENα blocks RIG-I activation to prevent viral inflammation”的最新研究成果。此研究发现,与经典的PTEN蛋白不同,PTEN家族新成员PTENα不仅影响脂质和蛋白磷酸化水平,...
近期,北京大学吕丹教授团队研究发现了调节主要组织相容性 I 类分子(MHC I)表达的重要因子— PTIR1,它通过抑制免疫蛋白酶体活性,最终限制 MHCI 分子对新抗原的呈递,导致 T 细胞不能有效识别、杀伤肿瘤,该研究成果发表于Cell Reports[1]。...
赞 分享 科研之友微信新浪微博Facebook分享链接 吕丹 北京大学医学部, 副教授 / 科研之友号:97927811 科研之友人员唯一编号 2 项目 19 成果 555 阅读 7 下载 400 被引 10 H-指数 主页 成果 相关人员 更多
#我在北大做科研#【北大林志强/吕丹/游富平团队联合提出基于梯度pH敏感聚合物的抗病毒新策略】近日,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林志强/吕丹/游富平团队合作在Advanced Materials杂志在线发表了研究论文,成功构建了一套pH敏感的聚合物探针,精确测定了被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膜酸化水平,并筛选出一种可特异性结合并裂解病毒包膜的聚合...
2022年2月28日,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林志强/吕丹/游富平团队合作在Advanced Materials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A gradient pH-sensitive polymer-based antiviral strategy via viroporin-induced membrane acidification”的研究论文,成功构建了一套pH...
正在加载 吕丹研究员 博导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 登录后显示导师联系方式,马上登录... 个人简介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优青”获得者。中国免疫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2006年本科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87K),201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系,获得博士学位。先后在美国Oklahom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