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劳教制度是一种针对违法但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人员,实行强制性教育改造的行政措施。 性质:劳教制度属于行政强制措施,与刑罚执行措施(如劳改)存在本质区别。 二、劳教制度的适用对象与程序 适用对象:劳教制度主要适用于违法但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人员,如罪行轻微的反革命分子、反党反社会主义分子,以及有流氓、卖淫、盗窃、...
该制度争议最大的地方在于其允许公安机关在无需法庭审判的情况下,通过市级公安机关下属的劳动教养委员会的决定就能将疑犯投送劳教场所。劳动教养制度是从苏联引进的,但与苏联的相关制度并不完全相同,在我国形成了独特的劳动改造和劳动教养两种不同的制度。
劳教制度,即劳动教养制度,是对被劳动教养的人实行强制性教育改造的一种措施,也是对他们安置就业的一种办法。这一制度的主要法律依据包括《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等相关法规。 一、劳教制度的性质与目的 劳教制度旨在通过强制劳动与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对具有违法犯罪行为但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人员进行改造,使其成为遵纪守...
2013年12月28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废止有关劳动教养法律规定的决定》(以下简称《废止决定》),在我国存在56年的劳教制度退出历史舞台。 被废止的两个文件,即1957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的《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的《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的补充规定》——此...
喻中: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劳教制度的废存,一直争议不断,总体上看,要求废除的观点逐渐成为主流,直至2013年正式废除了这项制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史上,废除劳教制度是一项进步,标志着当代中国法治水平的提高。中国法治进步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法律、法治都是上层建筑,归根到底,它是由...
本制度适用于依法被劳动教养的人员(以下简称劳教人员)在劳动教养期间的管理。 三、管理原则 1. 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对劳教人员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通过劳动、学习、思想教育等方式,使其认识错误,悔过自新。 2. 人道主义原则。尊重劳教人员的人格尊严,保障其合法权益,实行人性化管理。 3. 依法管理原...
关于废除劳教制度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剖析: 首先,劳教制度存在人权问题。劳教制度的执行机关对被教养人的生命、健康和尊严保护不到位,给予被教养人身体和心理上的虐待,这与现代社会的人权价值观念不相符。劳教制度违背了保护人权的原则,成为了人权侵犯的集中表现。 其次,劳教制度存在滥用权力的问题。原本制定...
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1957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开展劳动改造工作并建立劳动改造改造营的意见》,标志着中国劳教制度正式开始运行。劳教制度主要以无期限的劳动改造为主要形式,旨在通过劳动努力,改造和教育犯有轻微罪行的人员,使其成为社会主义新人。 二、劳教制度的演变 1.1957-1978年:初期发展 劳教制度在这一时期主要...
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简称《决定》)提出,“废止劳动教养制度,完善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惩治和矫正法律,健全社区矫正制度。”自1955年,劳动教养制度雏形在中国初现,经历了58年的漫长历程,终于结束了它的历史。 回望改革,当时废止劳教制度的必要性何在?劳教废止的同时提出健全社区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