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哺乳未满周岁婴儿的女职工,不得安排从事重体力劳动强度劳动和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其他劳动,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3)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和重体力劳动强度劳动,以及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用人单位须对未成年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五、确定劳动者最低工资标准的参考因素 (1) 劳动生...
法律分析:劳动者维护个人合法权益的途径有:1,依法签订劳动合同;2,劳动者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对劳动法和相关的法律要有一定的学习和了解;3,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时,劳动者要及时通过公权力途径来解决,切莫冲动意... 查看全文 张豪杰律师 执业4年 资质认证 2022-01-21 劳动者权益保障法律法规 24,劳动者权益...
保障劳动者权益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立法宗旨:该法第一条明确规定,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劳动者权利:第三条详细列举了劳动...
首先,劳动合同是劳动者权益保障的基石。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中应明确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劳动报酬、社会保险等重要事项。劳动者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务必仔细阅读合同条款,确保自身权益得到充分体现。若用人单位故意不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有权要...
第一条 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
《劳动法》是我国最基本的劳动法律法规,对劳动者权益保障起着核心作用。该法规定了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包括工作时间、休假、工资支付、社会保险、劳动安全卫生等方面的规定。通过制定《劳动法》,国家为劳动者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确保劳动者的权益不受侵犯。 2.《劳动合同法》 《劳动合同法》是我国劳动关系的基本法律...
此次专项检查贯彻落实《劳动法》《劳动合同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等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有效防范和及时查处用人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规行为,切实保障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专项检查活动中,通过企业微信群等多种平台广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增强用人单位依法用工意识,提高劳动者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
首页 深度 民声 政情 区情 观点 法治 国内 经济 科教 体育 健康 文化 国际 长三角 视觉 数据 天下 要闻 品牌 专题 直播 上观号 电子报 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杨浦 > 文章详情 关注法律法规 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转自:上海杨浦 2024-11-23 14:32:35 ...
为规范用人单位用工行为,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稳定,现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确立劳动关系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 (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
1990年劳动工伤条例是我国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法规之一,它于1990年1月1日正式实施,对我国的劳动者提供了全面的保护。该法规重视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安全,规定了一系列权利和责任,以确保劳动者在工作中得到公正的待遇和保障。 《1990年劳动工伤条例》: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法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