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中央持续为基层减负,但实际来看,还是以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结果成了“加压式减负”。 加强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为会议,文件“瘦瘦身”,注重整体效率,是基层减负的关键。“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全面统筹整体效率,把能够合并召开的...
为基层减负,要明确负担从何而来。所谓“加压式减负”,是指各级政府在出台减负措施的同时,基层政府的实质性工作职责却有增无减,当基层匮乏的人财物权等资源不足以支撑超载的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时,基层就会寻求形式主义的应对方式,进一步加剧了基层负担。 这些有增无减的职责主要...
“加压式”减负,本质上是一种抽象的“形象工程”,背后隐藏着“政绩冲动”,说到底还是扭曲的政绩观在作祟。对这些人而言,一项工作布置下来,不是认真研究把握工作规律,出实招求实效,只会以“开会”作为“开局”,用“调度”显示“力度”,以“加码”代替“出马”,在基层减负上搞“自我加压”、在减负指标上求“光鲜...
对珠三角A镇的实地调研显示:基层减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基层工作人员的减负获得感仍然不强,工作压力有增无减,加班加点仍是常态,无效劳动时间越来越长。“加压式减负”的解释框架有助于理解基层负担“越减越负”的悖论:基层减负难,难在做形式主义减法的同时不断地做实质性职责扩张的加法,加压环境的刚性存在使基层...
【引用格式】颜昌武、杨郑媛:《加压式减负:基层减负难的一个解释性框架》,《理论与改革》,2022年第1期。 摘要:基层减负是加强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议题。对珠三角A镇的实地调研显示:基层减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基层工作人员的减负获得感仍然不强,工作压力有增无减,加班加点仍是常态,无效劳动时间越来越长。“...
减负不等于减压,我市虽在考核程序上做“减”法,但在查实情问实效上坚持做“加”法。个别座谈会上,考核组增加提问环节,通过“面对面”询问主要负责人、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和群众代表,学习宣传贯彻《条例》《监察法》、开展党风廉政宣教月活动和“一把手”讲党课等情况,“零距离”了解被考核单位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引用格式】颜昌武、杨郑媛:《加压式减负:基层减负难的一个解释性框架》,《理论与改革》,2022年第1期。 摘要:基层减负是加强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议题。对珠三角A镇的实地调研显示:基层减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基层工作人员的减负获得感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