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21年 秦统一,秦始皇确立郡县制,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公元前209年 陈胜、吴广起义爆发公元前207年 巨鹿之战公元前206年 刘邦攻入咸阳,秦亡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楚汉之争西汉(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公元前202年 西汉建立公元前138年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公元8年 王莽夺取西汉政权,改国号新东汉(25年...
制作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根据下面所绘年代尺,说出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这一时期是( ) A. 西周时期 B. 东周时期 C. 春秋时期 D. 战国时期
晋文公(公元前697年—公元前628年),姬姓,晋氏,名重(chóng)耳,晋献公之子,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晋国国君,在位九年,在赵衰(赵国先祖)、狐偃、贾佗、先轸、魏武子(魏国先祖)、介之推等人的辅佐下,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开创了晋国长达一个多世纪的中原霸权,为后来的三晋(赵国、魏国、韩国)位列战国七雄奠定了基础。
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年-前251年)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 郑国渠 郑...
东周简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东周自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到前256年被秦所灭为止,共传25王,前后经历了515年。 东周实际上分为两个时期,以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年)到周敬王四十四年(公元前476年)为春秋时期;因孔子改编的鲁史《春秋》而得名,其特点是天下权力重心由天子下移到诸侯;周元王元年到东...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标志东周开始,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到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全国,标志东周结束,B项正确;西周从公元前1054年建立,到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杀,标志西周灭亡,排除A项;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具有片面性,排除CD项。故选B项。反馈...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春秋战国时期是大变革时代,错误的是( ) A. 各国争相变法 B. 百家争鸣 C. 铁犁牛耕出现推广 D.
01前轴心时代的中国 02 周帝国的大一统 03帝国瓦解,周室东迁 第二章乱世生春秋 ··· (更多) 创作者在豆瓣 ···( 全部1 ) 去关注 张信觉 作者/ 13 人关注 喜欢读"东周五百年:公元前770年—前221年"的人也喜欢 ··· 天下中国 9.2 我来说两句 短评 ··· ( 全部7 条 ) 热门 1 有用...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春秋时期,简称春秋,指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春秋和战国的分水岭是在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掉智氏,瓜分晋国为标志。战国时期指...
春秋战国时期(约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标志着从周王室衰微到秦国统一六国的过渡。这一时期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春秋时期(约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政治特点:周王室的权力衰弱,诸侯国逐渐独立,互相争霸。社会变化:井田制开始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军事发展:战争频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