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床突是指距离脚底最前部的骨头突起,也称为跖骨突。下足是指行走时脚掌与地面接触的部分。因此,前床突的下足是指行走时脚掌下方与地面接触的位置。 前床突位于脚掌的前部,是跖骨中最前面的突起,靠近脚趾。当行走时,脚掌从后跟开始接触地面,然后逐渐滚动到前部,最后前床突与地面接触,起到支撑和平衡的作用。 了解...
前床突磨除技术(anterior clinoidectomy),是脑血管及颅底外科中的重要技术之一,其最根本的意义在于充分显露近端颈内动脉、视神经、蝶鞍和中央颅底。 切除前床突可显露颈内动脉眼动脉段的近端和床突段,并同时轮廓化视神经近端;并可通过安...
病情分析:前床突脑膜瘤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症状: 1.视力问题:这种类型的脑膜瘤通常会压迫视神经,导致视力下降、复视(重影)或者视野缺损。约有50%-70%的患者在早期阶段会出现视力问题。 2.头痛:由于肿瘤增长引起颅内压力增加,约30%-50%的患者会经历持续性或间歇性的头痛,尤其是夜间和清晨时更为明显。 3.嗅觉丧失...
前床突,中床突与后床突,3Dslicer 5.4.0 (百度图片) 前床突,3Dslicer 5.4.0 垂体窝是颅内特征最明显的结构,前方为视交叉,两侧有视束及颈内动脉经过,后方为鞍背。 垂体窝的形状类似马鞍,其下方紧邻蝶窦,有菲薄的骨板与之相隔,此骨板有时呈缺如状态。
病情分析:前床突脑膜瘤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以及药物辅助疗法。具体方案的选择需根据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位置及扩散情况等综合考虑。 1.手术切除: 手术是前床突脑膜瘤的首选治疗方法,尤其是对于症状明显或肿瘤较大的患者。 手术方式通常为开颅手术,通过微创技术尽量减少对正常脑组织的损伤。 手术后监测重...
前床突脑膜瘤的病理分型主要包括内皮型、成纤维型、过渡型、砂粒体型、血管瘤型和化生型,这些病理类型...
前床突脑膜瘤(anterior clinoid process meningiomas)是指起源于前床突和蝶骨嵴内侧1/3的脑膜瘤,在解剖结构上与颈内动脉及其分支、视神经和视束关系密切。除前床突外,其余骨质及颅面腔均不受累。病因 本病病因尚不清楚。脑膜肿瘤包括脑膜内皮细胞肿瘤、间叶性非脑膜内皮性肿瘤、原发黑色素细胞病变和组织来源不明...
前床突磨除技术(anterior clinoidectomy),是脑血管及颅底外科中的重要技术之一,其最根本的意义在于充分显露近端颈内动脉、视神经、蝶鞍和中央颅底。更规范的叫法应该是“前床突切除术”,因为前床突不仅可以用磨钻磨除,也可以完全用咬骨钳咬除。 概述
前床突(anterior clinoid process, ACP)是鞍区手术的重要骨性标志,但在手术时ACP常常妨碍病变的暴露。早在70年代,国外即有学者在手术治疗颈内动脉-眼动脉瘤和巨大的颈内动脉瘤时进行了硬膜内ACP切除。1985年Dolenc在手术治疗海绵窦病变时采用了一种选择性硬膜外ACP切除的技术,随后该技术逐渐被用于颅咽管瘤、鞍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