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专程拜访了一位潜心深耕刻瓷工艺二十余年的大师——李锦文,感受刻瓷艺术的独特魅力。 刻瓷大师李锦文曾获得过太原市民间文艺家协会证书、“山西省工艺美术大师”等多个称号,他的刻瓷技艺被太原市杏花岭区政府认定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普通盘子和瓷砖在李锦文的刻刀下,摇身一...
有人将其形容为瓷器上的“刺绣”,这一比喻恰如其分地展现了其精致与细腻。无论是人物、山水、花鸟,还是书法,这些能在纸上挥毫的意象,都能通过刻瓷艺术家的巧手,栩栩如生地呈现在瓷器之上。瓷器因画而增色,画作借瓷而流传,艺术家们对其赞不绝口,称其触感细腻、观感如笔墨,既蕴含“金石趣”,又散发着“...
“刻瓷艺术看似简单,实则蕴含深意。在光滑且坚硬的瓷釉上进行雕刻,每一刀都需深思熟虑。” 刻瓷的过程中,艺术家需运用锤子轻轻敲击刻刀或錾子,使工具在釉面上细腻地移动,从而刻画出心中所想的美好画面。刑维全持刀雕琢,心随意动,其艺术人生依旧坚守初心。
孙凯简介:威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威海刻瓷代表性传承人,淄博市陶瓷艺术大师,山东省工艺美术名人,山东轻工职业学院客座教授。 孙凯大师在第一天授课时讲到:心如止水,是下刀刻瓷首要的前提条件,如若心浮气躁则不可成大器也;其次是手脑并用,心有所想手有...
二、清代、民国时期的刻瓷艺术分析 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刻瓷作品,品种已多达十几种。作品以素白瓷胎为载体,镌刻题材有山水、人物、花鸟、书法等。在镌刻刀法上多采用线刻法,以线的疏密排列组合成花面,刻后填以墨色,形成墨白灰的效果,其风格如同素描写生,与晶莹光洁的瓷胎相呼应,呈现出清秀高雅的艺术特点。流畅的线条...
刻瓷作品《事事顺意》。 刻瓷作品《花开富贵》。 刻瓷作品《雪乡》。 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城刻瓷是呼和浩特市传统手工技艺,具有200多年的历史。刻瓷是集绘画、书法、刻镂于一身,集笔、墨、色、刀为一体的传统艺术,被形象地称为瓷器上的“刺绣”艺术。
因为一旦绷瓷,整个过程都要重来。”经过几十年的摸索,刑维全对刻瓷有着一套自己的理念,尤其擅长刻瓷艺术中的釉雕,邢老师的釉雕作品无需上色,就能呈现出黑、白、灰立体素描效果,给人以“触有手感、观有笔墨”之感,形象逼真、活灵活现。持刀如笔,意随心动,如今刑维全依旧在坚守着自己的艺术人生。
刻瓷艺术,绽放国色天香。20世纪60年代,李正先生巧妙地将西方绘画的“面”元素与我国传统国画的“线”元素相结合,从而独创了我国特有的瓷刻艺术。王同贵先生在继承并发展这一艺术形式上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成功地将李正先生的“线面”艺术与个人独特的“点”元素相融合,进一步丰富了我国的瓷刻艺术内涵,赢得了...
记者近日带着对中国传统刻瓷艺术的敬仰,走近了中国当代刻瓷艺术大师--邵凤武先生,先生1957年出生,成长于山东烟台,1976年2月参军入伍,1983年转业回到家乡烟台,从事刻瓷工作40余年。2013年被国务院授予“中国雕刻艺术大师”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被外交部聘为“国礼专职雕刻大师”。现任美国世界艺术家协会中国区域常务理事...
刻瓷艺术虽然秉承了书画艺术的基本风格,但是以陶瓷作为原材料,具有自身独有的刻画工具,这一特点使其也具有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毫无疑问,刻瓷艺术具有水墨画的笔墨情趣,但是使它更为特别的,则是其具有的金石韵味。众所周知,陶瓷的表面质地坚硬,上敷釉层,所以刀刻处常常产生瓷崩现象。受瓷盘的性质和刻画力度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