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浒传》中,有一种刑罚经常出现,就是“刺配”。比如青面兽杨志刺配大名府,行者武松刺配孟州,宋江刺配江州,美髯公朱仝刺配沧州,玉麒麟卢俊义刺配沙门岛,等等。“刺配”之刑,实际是两种刑罚的合称,“刺”就是刺字,属于黥刑,也称墨刑 ,就是在犯人的脸上刻痕涂墨,在皮肤上留下伤痕,最初用凿来施刑,...
比如说,在小说里,武松因为杀了嫂子,被判打了四十大板,还要被发配到两千里外的孟州;宋江杀了阎婆惜,只被判了二十大板,发配到一千里外的江州牢城;林冲呢,因为误闯白虎堂,被判二十大板,发配到了沧州;卢俊义被人陷害,挨了四十大板,还得被发送到三千里外的沙门岛,等等。从上面说的刺配刑罚来看,它都是...
武松杀了潘金莲,又干掉了西门庆,按理是个死罪。知县还算有点良心,觉得西门庆也死了,不怕得罪人了,给武松判了误伤人命的罪,把他刺配到孟州了。到孟州牢营时,根据其他犯人描述,这里犯人受到酷刑很严重,比如“盆吊”“土布袋压杀”等,严重的会要命。犯人都劝武松,把银子拿出来,送点人情给管营等人,...
一部《水浒传》,就是一部刺配史。武松为哥哥武大郎报仇,杀死了勾搭成奸的潘金莲和西门庆后,被东平府府尹陈文昭重案轻判,判了一个刺配孟州。武松在孟州醉打蒋门神,遭到蒋门神、张团练、张都监等人诬陷,再次被判刺配恩州;林冲夫人林娘子貌美如花,被高衙内垂涎,两次调戏而不成功。高俅、高衙内随即挖了一个...
水浒传里那些被发配的好汉们,去孟州服刑根本不算遭罪。那时候的刺配刑罚,就跟现在美国让犯人做社区服务差不多,主要就是限制活动范围,让他们干点无偿的活计。其他方面基本没啥约束,就跟让武松去孟州"躲一阵子"差不多。《水浒传》里很多案子都判得特别重,本来不算大事却搞得特别惨。唯独武松连杀两人后,只被...
最后这人连杀了两个人,然后居然安全跑掉了,结果只被判了个刺配孟州的惩处。【一、武松归来】武松回来后,一瞅见哥哥的灵位,那心里头就跟天塌了似的。常言说,长兄为父,在武松心里,他哥差不多就跟爹一个样儿。所以武大郎这一死,武松觉得那就是杀父之仇,跟对方绝对没法善罢甘休。那武松要咋报仇呢?接...
为何武松杀嫂后只被判刺配孟州?弄懂这,就明白为啥说他是天人了 达文有话说 2022-03-29 17:21 关注 最初《水浒传》读到武松杀嫂、斗杀西门庆那一段时,看他竟然绑着王婆,提着两颗头颅到县衙自首,真的替武松捏了一把汗。 当时真的是想不明白,武松已经为哥哥报仇了,为什么还要到县衙投案自首呢?为什么他在杀...
东平府的大人看他是条汉子,压根没把他咋地。刺配路上,武松简直不要太舒服。两个押解的狱卒战战兢兢,生怕这莽汉一个不高兴把他们掀翻。武松倒好,沿路买酒请客,那架势哪里像犯人,分明是个贵公子出游!酒足饭饱,还能跟狱卒侃大山。那些狱卒本来提心吊胆,愣是被武松整得像跟大哥结伴同行。两千里路程,愣是...
虽说武松是替兄报仇又投案自首,但他可是实实在在的故意杀人,而且还杀了两个。根据大宋律法《宋刑统》,武松必被判死刑,可最后为什么只被刺配孟州?直到最近又看了一遍水浒,终于看明白了为什么金圣叹会评价武松为天人。内容纯属虚构,理性阅读,如有雷同,纯属巧合。1.初读水浒,相信很多人都认为武松就是一介...
但只判了武松刺配孟州。所以说武松的仗义豪气以及有胆有谋,为他赢得了宝贵的机会,才有后面好汉上梁山的精彩故事。至于天人这一说法,武松也的确是配得上这一称呼,他在明白官商相护后,没有放弃替哥哥报仇,而是巧用计策,让他们血债血还,不惜被发配孟州。可真的是英雄豪杰,武松当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