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馆4年来,江南刺绣博物馆接待了超过10万人次的参观者,有专家、教授,也有普通游客。2021年,该馆还推出了刺绣研学体验课程,吸引了不少中小学生参与。 通过40余年的探索,曹军在刺绣文化方面虽然有着一定的研究,但对很多藏品还是不甚了解。“现在对于记录刺绣纹饰的文献实在太少,而且看着馆内不少藏品因为时间...
以针代笔——弘扬宫廷刺绣文化 辽绣传承人何晓霞出生在辽宁沈阳的一个刺绣世家,她的母亲是一位厚道朴实、技艺高超的绣花师傅。何晓霞从很小就在母亲对数十名绣娘的刺绣教学中学习刺绣技法,耳濡目染之下,八九岁的时候就可以独立完成绣品了。2009年开始,何晓霞如愿以偿地拜“苏绣大师”顾文霞为师。学习刺绣大师精髓,将...
2021年5月19日下午,由莲花静合品牌主办的 “湘韵锦绣,非遗刺绣作品展” 在广东省文化馆正式拉开帷幕。本次展览由莲花静合的创始人刘静发起和策展,主要展示了湘绣传承人袁萍老师的20幅精工绣画,题材多以莲花、牡丹、芙蓉、仙鹤、天鹅、猎豹等传统的吉祥意象为主,全面地展现了湘绣的针法和技艺。在传统湘绣手工...
这套彝绣服饰,出自马边花间刺绣专业合作社的绣娘巧手。 小凉山彝族刺绣是彝族文化的一抹亮色,盛行于峨边、马边、雷波等地。据《新唐书·南诏传》记载,因与汉族刺绣融合,彝绣工艺得到进一步发展;明清时期,刺绣在彝族妇女中盛行,逐步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传承文明薪火,推进文化创新; 展现非遗技艺,铸造艺术之魂。 助力东亚文化之都创建 声动潍博 线上开讲 点击链接查看精彩视频 潍坊民间艺术之花 | 潍坊刺绣 声动潍博 一档穿越屏幕云赏文物的视频节目 潍坊刺绣是鲁绣的分支,清乾隆年间便有 “九千绣花女”的美誉,潍绣分为作坊绣与民绣 ...
好人说“作为一名有28年党龄的老党员,我用手作管理自己的时间,用刺绣工艺回馈家乡,传承传统文化,让长洲深井刺绣走出黄埔、走出广州。”“绣花功夫”绣出传承与创新 参加组织生活时,“以绣花功夫夯实基层党建”是凌燕金最常听到的一句话。何不用自身掌握的“绣花功夫”,深化大家对基层党组织的认识?凌燕金有了制作...
20日,在纳米比亚首都温得和克,上百名达马拉族妇女穿着各种样式、颜色的传统服装展示手工刺绣这一民族传统文化。 记者:陈诚 报道员:恩达林平加·丽塔 编辑:彭莹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新华社 新华通讯社官方账号 热播推荐 格陵兰岛居民对美国“购岛计划”表反感 韩国政府呼吁民众慎用DeepSeek 乌议员:若无美国国际开发署...
9月26日下午,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建军,省委副书记、省长信长星在西宁参观青绣暨黄河流域刺绣艺术展。强调,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活动的举办对挖掘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青绣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青绣是青海特色的民族文化符号,要以民族为根基,以文化为底蕴,找准发展定位,明确未来方向,释放独特魅力,推出代表...
10月17日,恰逢第7个“国家扶贫日”,由潍坊市妇联、潍坊市文化馆(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奎文区妇联联合举办的刺绣产业培训班在潍坊巾帼家政广场成功举办。 潍坊市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郑可新,潍坊市文化馆馆长、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黄可,奎文区妇联党组书记、主席卜维玮,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
[摘要]南涧乐秋苗族刺绣是苗族人民以勤劳和智慧创造的一门艺术,堪称“无字史书”,其蕴含的文化内涵可折射出苗族的历史和变迁过程,具有极高的文化品位和艺术价值。 南涧乐秋苗族刺绣是苗族人民以勤劳和智慧创造的一门艺术,堪称“无字史书”,其蕴含的文化内涵可折射出苗族的历史和变迁过程,具有极高的文化品位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