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硬骨鱼刺激隐核虫的生活史 刺激隐形虫是一种在海水中产生的全毛虫。1937年日本学者Sikama首次发现了该虫,并对其进行了初步研究。以后陆续有些学者做了少量报道。刺激隐核虫生活史可分为3个阶段:(1)寄生期虫体(滋养体Trophont);(2)包囊期虫体(Tomont);(3)感染期虫体(幼虫Tomite)。对于生活史各阶段的...
刺激幼虫纤毛观察成虫大黄鱼 福州市海洋与渔业技术中心 龚孟忠 刺激隐核虫(Cryptocaryonirritans)是寄生在海水鱼 养殖鱼类上的一种纤毛虫,由于该虫的寄生,常造成养殖的 海水鱼类发病(也称为白点病),尤其是大黄鱼发病严重, 常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一些学者曾经对寄生在真鲷、金鲳 鱼体上的刺激隐核虫的生活史进行过研...
刺激隐核虫生活史的观察
本文对寄生于海水硬骨鱼体表组织的纤毛虫刺激隐核虫(Cryptocaryonirritans)的生活史进行了描述。该寄生虫生活史分3个阶段,即滋养体,包囊体和幼虫。滋养体主要营寄生生活。成熟的滋养体离开宿主后,在数小时内就发育成包囊体。包囊体的特点是具多层结构的囊壁,而且此阶段虫体的繁殖方式为不等分裂。每个成熟的包囊平均...
(1)机械损伤,如分苗、倒池、刷池等操作不小心造成鱼体破损,导致虫体侵入,是造成感染刺激隐核虫的直接原因。(2)由于感染细菌或病毒,对鱼体造成损害后,导致虫体侵入,是造成感染刺激隐核虫的间接原因。(3)由于营养不足或环境恶化的原因造成鱼体免疫力下降,也能导致虫体乘虚而入。 ①对已...
为保存从福建省长乐市褐牙鲆上分离的刺激隐核虫,并了解其生物学特性,以褐牙鲆为宿主鱼,在水温22~24℃时,对刺激隐核虫进行传代,详细观察其生活史及各阶段的形态结构,比较不同温度处理的包囊孵化率和孵出幼虫的感染能力,分别采集感染后2周和4周的褐牙鲆血清做阻动试验.目前已成功进行了40个周期的刺激隐核虫传代...
刺激隐核虫生活史的光镜观察 徐润林;江静波 【期刊名称】《海洋科学》 【年(卷),期】1992(000)003 【摘要】本文对寄生于海水硬骨鱼体表组织的纤毛虫刺激隐核虫 (Cryptocaryonirritans)的生活史进行了描述。该寄生虫生活史分 3 个阶段,即滋养 体,包囊体和幼虫。滋养体主要营寄生生活。成熟的滋养体离开宿主后,...
通过对刺激隐核虫的取样,在湿房中24℃下培养,在显微镜下连续观察其生长发育情况。其结果为离开鱼体的刺激隐核虫营养体约经8~10h发育成包囊,包囊壁厚;4~6d包囊内出现窜动的纤毛幼虫;5~8d纤毛幼虫冲撞包囊壁,出现一孔洞,由这一孔洞进入水体中;约5~9d完成营养体→包囊→纤毛幼虫的过程;整个生活史周期为8~...
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 α-微管蛋白为亲水性非跨膜蛋白, 氨基酸序列的第 142~148位有特异且保守的 GTP 核苷酸结合位点(GGGTGSG).对刺激隐核虫 α-微管蛋白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及进化树分析, 发现其与间日疟原虫(Trypanosoma vivax),丹氏锥虫(Trypanosoma danilewskyi),八肋游仆虫(Euplotes octocarinatus),尾刺...
采用实时荧 光定量 PCR 技术对 α-微管蛋白基因在刺激隐核虫 3 个生活史阶段的表达进行检测, 结果显示 α-微管蛋白基因的表达量在纤毛虫时期显著高于包囊和滋养体时期(P< 0.05).我们进一步构建了 α-微管蛋白重组表达载体,并转化至大肠杆菌表达菌株 BL21(DE3)和 Rosetta(DE3)中进行原核表达,SDS-PAGE 分析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