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买个手机建个机房,再利用软件操纵手机自动进入某个指定的直播间,不需要做什么,只要手机在直播间里面‘挂着’账号吸引人气,就能赚钱。”2022年10月,一次偶然的机会,王某从朋友处听说直播间刷流量“助阵”非常赚钱。王某很心动,立马向某网络公司购买了大量手机、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翻墙工具和“云控软件”...
南都记者连日来调查发现,网上确实存在一些黑产团伙提供直播数据刷量服务,更有甚者搭建网站供直播经营者“自助下单”,6毛钱就能买到一个“真人粉丝”在直播间与主播互动。对此,专家呼吁,监管部门及时开展专项治理活动,以维护清朗网络空间和健康的直播电商环境。 商家质疑:带货主播直播数据造假 从事童装生意的李明(化名)一...
在直播中,赖某莎通过雇佣专门在直播时刷人气的“水军”,进入直播间刷虚假流量,增加直播时显示的在线人数。此举构成不正当竞争,当事人被处罚款2.3万元。 南都记者注意到,还有3起案例涉及雇佣专业团队、“刷手”进行刷单。通报指出,为了提高成交量、好评度,商家从最初组织内部员工、亲朋好友刷单,发展演变为组织、雇...
在张先生导引下,潮新闻记者在某线上购物平台输入“直播”“热度”等关键词,确实发现不少标有“直播上热门”等字眼的店铺,而其背后的“黑色流量”产业链也随之浮出水面——商家为了规避平台监管,关键词使用谐音标注,比如“套餐一:10元=8千博(播)放+100以上zan(赞)+分享”等等。 潮新闻记者咨询了其中一家店铺关...
“做直播是找死,不做就是等死。”业内人士如此形容当下窘境。 不少商家向记者表示,上直播不为挣钱,更像是做广告。商家找头部主播带货,往往将其作为品牌露出和产品推广的辅助渠道;为了所谓的数据好看,一批商家正逐渐对刷流量形成依赖,反正是赔钱赚吆喝,当然要看起来体面一些。
中新网7月28日电 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网站消息,国家市场监管总局28日公布了10起第二批网络虚假宣传不正当竞争典型案例,涉及四种不同类型的刷单方式,对“直播带货”中虚构关注度、流量,雇佣专业团队、“刷手”,虚假交易拍A发B,“寄空包”等方式“刷单炒信”行为进行曝光。
“黑科技权重提升流量,30天打造上万流量直播间”。南都记者在某个直播刷单QQ群里发现,有几位卖家正在出售“场控机器人”。 据其向南都记者介绍, “场控机器人”相当于管理员,可以模拟真人身份与直播间用户实时互动。“进来客人智能欢迎,语音可以自定义一百条随机,可以送小心心,可以给主播点赞,智能场控,滚屏内容...
在吴某某的指使下,姚某研发出一款“直播神器”,用于虚增某电商平台商铺直播间的流量。几经改版升级,2020年2月,姚某将一款集批量导入小号、虚拟增加观看人数、收藏数量、发言互动等功能于一体的软件交付给吴某某,并收获了数笔好处费。之后,吴某某自己当起了销售与客服,积极“开拓”市场,除了将这款软件挂在某平台上...
刷粉网站(左)、抖音刷量价格(右) 事实上,快手、抖音各自有官方的流量推广工具,Dou+加热、快手直播推广,主播付费后就可享受官方引流。只不过与刷量公司的相比之下,价格就不那么亲民了,直播间增加人气的价格至少贵了2-3倍。一位刷量公司负责人表示,他们的运营涨粉模式和官方并没有差别。王凯也坦言,直播间动辄...
先交钱占坑位成会员 刷流量带节奏套路多 揭秘直播带货局中局 “这里面的肉真是多啊,肉块又大,真是超值啊。”直播间中,一名女主播对着镜头大口吃着一款速食商品;评论区中,粉丝也刷出好评纷纷准备下单;直播间外,商品经营者张鑫(化名)则异常兴奋,期待着通过这次直播能够将准备的6万件商品一售而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