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守持不偷盗戒的时空适应性(一) 第四讲:守持不偷盗戒的时空适应性(二) 第五讲:三缘成犯(一) 第五讲:三缘成犯(二) 第五讲:开缘有三犯缘 第五讲:制戒因缘 第五讲:邪淫之根源 第五讲:佛制此戒的社会意义(一) 第五讲:佛制此戒...
伟大的佛陀慈悲怜悯在家弟子众让他们能够过的清净斋戒生活,特制定了在家修行人体验出家生活的八关戒律,即八关斋戒。 《说文解字》中“【戒】,警也。”佛陀是大慈大悲的人,为何要制定这条戒律呢?“过午不食”这条戒的制定因缘为何? (“不非时食”的制戒因缘) 《增一阿含经》...
释迦牟尼第一次制定僧团戒律,缘于对须提那的惩戒。须提那出家后还与棋子行欲行,大大的影响了佛陀清净无欲的修行理念。佛陀特以此因缘有了第一次制戒。须提那,又名耶舍,也有人称他为须提那迦兰陀子,是摩揭陀国毗舍离城大富长者迦兰陀的儿子,跟随佛陀出家后,再没有回去过。有一年,摩揭陀国发生了饥荒,...
如果不能守戒,还俗并不算罪过!』 佛陀发出制戒的宣言,这就是正法中制戒之始。 佛陀制定根本大戒以后,仍然有少数的弟子做出违背佛陀教诫的事来,佛陀经过很长的时间,很多的事实,制定四波罗夷、十三僧残、二不定、三十尼萨耆波逸提、九十波逸提、四波罗夷提舍尼、七灭诤、百众学等的比丘的戒律,比丘尼则有三百...
佛陀制戒的因缘和原则有很多,以下是其中一些主要的原因:1. 规范行为:佛陀认为,人们的行为需要得到规范和约束,才能避免犯罪和恶行 2楼2023-12-30 18:19 回复 秋风灬 因此,他制定了各种戒律,包括五戒、十善等,来帮助人们遵守道德准则,保持身心清净 3楼2023-12-30 18:19 回复 秋风灬 2. 培养慈悲和智慧...
后世佛弟子将不杀生戒的对象扩展到不杀害动物。不杀生戒的制定,对保护众生生命,培养佛教信徒的慈悲心起到了重要作用,因而被历朝历代的佛弟子信受奉行。 二、不偷盗戒的制戒因缘 不偷盗戒是五戒中的第二条戒。所谓偷盗戒,又称不与取戒,也就是不经过别人的同意或知晓,私自取走别人的财物。或者看到别人的财物虽然...
佛佗弟子众多,有的不能遵循佛佗的教法,因须提那回昔日俗家犯了淫欲,佛佗开始制戒。 守戒有十种利益,要作出家的沙门不能不守戒。 戒维系了僧团的清净,各人遵照戒律而行,过法制的生活。 猜你喜欢 16 螺旋楼梯-第三十三章(中) by:上上签6250
《制戒因缘,始于须提那》阿弥闻道第775期 佛陀在毗舍离国猕猴河边的重阁讲堂说法,须提那听完佛陀的话后深受感动,他就向佛陀提出出家的要求。佛陀说,出家要征求你双亲和妻子的许可。须提那是独生子,无论如何,他的父母都不允许他出家,他的妻子也坚决不同意。须提那出家的念头非常坚固,梦寐之间,他都在想着出家...
今后如来不为说戒 第195个佛教故事 02:33 “如今人寿极短,尽寿不过百年,阿难,善受持之。”第196个佛教故事 03:37 佛陀制戒,日中一食的因缘 第197个佛教故事 01:40 舍利弗,目犍连先于佛陀入灭的因缘 第139个佛教故事 赛博净土不只是讲故事 2225 8 禅宗西天十祖 胁尊者 得道因缘 赛博净土不只是讲故...
佛陀制戒因缘 当佛陀在毘舍离国猕猴河边的重阁讲堂说法的时候,迦兰陀村有一位长者带着儿子须提那正好路过,就顺便到讲堂听佛说法。 须提那听完之后非常感动,决心出家。佛陀告诉他:征得全家人同意之后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