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宪权与修宪权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权力。 选项B正确。宪法草案的起草要遵循一定的指导思想或原则,以保证草案内容的科学性。如我国在1954年宪法的制定过程中,确立了民主集中制原则、把领导意见和群众意见有机结合原则,使宪法草案具有广泛民主基础。据此可知,人民可以通过对宪法草案发表意见来参与制宪的过程。 选项C错误。
解析:修宪权是依据制宪权而产生的权力形态。制宪权与修宪权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权力。故A项“制宪权和修宪权是具有相同性质的……国家权力”说法。人民是制宪主体。人民可以直接参与制宪过程,比如通过对宪法草案发表意见来参与制宪的过程,故B项对。宪法的通过人数,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规定,有的国家甚至规定要通过全体投...
A、制宪权和修宪权是具有相同性质的根源性的国家权力 B、人民可以通过对宪法草案发表意见来参与制宪的过程 C、宪法的制定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D、1954年《宪法》通过后,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公布 ...
()(2015年) A.制宪权和修宪权是具有相同性质的根源性的国家权力 B.人民可以通过对宪法草案发表意见来参与制宪的过程 C.宪法的制定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D... 发布时间:2021-12-31 11:21 注:该提问由杜*成 发起的自问自答(由他的知识、经验、图书/文章等拆分演变为问答形...
制宪权与修宪权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权力。 选项B正确。宪法草案的起草要遵循一定的指导思想或原则,以保证草案内容的科学性。如我国在1954年宪法的制定过程中,确立了民主集中制原则、把领导意见和群众意见有机结合原则,使宪法草案具有广泛民主基础。据此可知,人民可以通过对宪法草案发表意见来参与制宪的过程。 选项C错误。
制宪权与修宪权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权力。故A项“制宪权和修宪权是具有相同性质的……国家权力”说法。 人民是制宪主体。人民可以直接参与制宪过程,比如通过对宪法草案发表意见来参与制宪的过程,故B项对。 宪法的通过人数,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规定,有的国家甚至规定要通过全体投票、全民公决的方式批准。C项仅考虑我国...
关于宪法的制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 制宪权和修宪权是具有相同性质的根源性的国家权力 B. 人民可以通过对宪法草案发表意见来参与制宪的过程 C. 宪法的制定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D. 1954年《宪法》通过后,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公布 ...
关于宪法的制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 制宪权和修宪权是具有相同性质的根源性的国家权力 B. 人民可以通过对宪法草案发表意见来参与制宪的过程 C. 宪法的制定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D. 1954年《宪法》通过后,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公布 ...
解析:修宪权是根据制宪权而产生的权力形态,受制宪权的约束。制宪权侧重于宪法的创设,是从无到有的过程;修宪权则侧重于对于已有宪法的修改,是对宪法完善和发展的过程,这两种权力虽然都是根源性的国家权力,但二者之间的性质却不相同,A错误。“发表意见”即是以一定形式“参与制宪的过程”。总之,在现代社会,人民一般...
修宪权是根据制宪权而产生的权力形态,受制宪权的约束。制宪权侧重于宪法的创设,是从无到有的过程;修宪权则侧重于对于已有宪法的修改,是对宪法完善和发展的过程,这两种权力虽然都是根源性的国家权力,但二者之间的性质却不相同,A错误。“发表意见”即是以一定形式“参与制宪的过程”。总之,在现代社会,人民一般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