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认识到,人类首先必须求得生存,为了生存,就不能不追求物质利益。所以,避苦求乐、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利,所得而喜也”,“害,所得而恶也”。 利和害、苦和乐都是相对的,人们通过比较权衡,利中取大,害中取小,趋利避害,此种行为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莫不如此。墨子从人性...
初吐蕃陷石堡城留兵据之侵扰河右玄宗命李祎与河西陇右同议攻取诸将咸以为石堡据险石堡据险而道远攻之不克将无以自还且宜按兵观衅祎不听,引兵深入,急攻拔之,仍分兵据守要害,令虏不得前。自是河、陇诸军游弈,拓境千余里。秋九月,吐蕃兵数败而惧,乃求和亲。忠王友皇甫惟明因奏事...
利害说 利害说,墨家关于情感与利害关系的学说。出自《墨子·经上》。认为“利”,“所得而喜”;“害”,“所得而恶”。喜或恶的情感是判断利或害的标准。利或害的得失是激发喜或恶的原因。并进一步指出,即使利中有害,仍喜不恶;害中有利,仍恶不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