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性判项的执行主体是法院,罪犯及其家属在履行财产性判项时,应该向原一审人民法院缴纳,遇有特殊情况时,可以申请向负责办理减刑、假释案件的人民法院缴纳。 3 罪犯出监后是不是不用再履行财产性判项 刑法 第五十三条:罚金在判决指定的期限内一次或者分期缴纳。期满不...
关于财产性判项,服刑人员家属看过来 一、财产性判项有哪些? “财产性判项”是指判决罪犯承担的附带民事赔偿义务判项,以及追缴、责令退赔、罚金、没收财产等判项。 二、财产性判项该向谁履行? 首先,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一、第二百七十二条规定,罚金与没收...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判决与判项效力的27条裁判规则 01、最高法执行工作办公室《关于以判决主文或判决理由作为执行依据的请示的复函》经研究,答复如下:同意你院审判委员会少数人意见。判决主文是人民法院就当事人的诉讼请求作出的结论,而判决书中的“本院认为”部分,是人民法院就认定的案件事实和判决理由所作的叙述,...
判项是判决书的结论部分:它直接明确了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是法院对案件作出的最终决定.判项具有法律效力,一经宣告或送达,即产生法律上的拘束力,当事人必须遵守,法院也必须受其约束. 判项的既判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判项具有既判力,即判决生效后,当事人不得就同一事实再次提起诉讼,法院也不...
司法实践中,被继承人债务清偿纠纷案件仅占很小比例,但该类案件的判决书中“在继承的遗产范围内清偿”判项缺乏执行力,造成执行难题,债权人的利益无从保护。笔者尝试梳理研究相关实践问题,为破解该类案件的执行难题找寻应对思路。一、存在问题 1.裁决内容不够明确。实践中,很多被继承人债务清偿纠纷案件的裁判文书...
在书写一般保证的判决判项时,应遵循一定的结构和内容要求,以确保判决书的法律效力和清晰性.以下是一般保证判决书判项的基本撰写方法: 一,判决书判项的基本结构 案由与当事人信息:首先,应明确案由,即本案涉及的法律关系和争议焦点.同时,列出当事人的姓名或名称,包括原告,被告以及可能的第三人. 事实认定:在判决...
执行实务中会遇到行政判决进入到强制执行程序的,判项会有向原告公示特定的内容,或者向原告答复等等,笔者称其为信息公开之行政判项,到了执行阶段如何执行可能会成为一个难题,不仅涉及到是否按照判项公开了,双方对是否按照判项公开的反馈程度不一致,或者公开的对象范围,甚至是公开期限内原告未及时查看,抑或是公开地点原告...
法释〔2024〕5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审查财产性判项执行问题的规定(2024年1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910次会议通过,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 为确保依法公正办理减刑、假释案件,正确处理…
若在裁判文书中出现了错别字导致了实际赔偿金额与判决书中的判项数额不相符,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五条的明确规定,可采取如下方式进行调整和纠正:1.在宣判文书正式下达且被送达到相关当事人之后,如当事人发现其中存在的错误,则有权利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提出上诉,并提交相应证据以证明该错误...
答案是肯定的。如果有能力履行但是拒不履行财产性判项,那对减刑、假释的影响很大,但是,确实没有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