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袁争霸,为三国历史的发展,奠定了最初的基调。初平年间(190-193)是汉末丧乱之初,也是诸侯混战之始。在此期间,各地被夷灭的大小军阀不可胜计。自遭荒乱,率乏粮谷。诸军并起,无终岁之计,饥则寇略,饱则弃余,瓦解流离,无敌自破者,不可胜数。--王沈《魏书》其实初平年间的大线索,一共两条。一条...
随着董卓在初平二年(191)四月西入关中,关东军阀便迅速撕下面具,开始了疯狂的内卷与残杀(事见《武帝纪》)。“关东、关中”的二元对立,遂分裂为“董、二袁”的三头制衡。② 袁绍联盟 初平年间(190-193)的袁绍联盟成员,有袁绍、乔瑁、曹操、臧洪、韩馥、刘虞、袁遗、刘表、会稽周氏兄弟等人。袁绍联军成员虽...
初平年间的政治版图,简直就是一盘复杂的军阀棋局。韩馥这个冀州牧,看似窝囊,实际上一开始是站在董卓这边的。曹操和袁绍联手"讨伐",归根结底就是想洗白自己的"叛军"身份。最有意思的是,他们为了正名,还玩了一出"立新帝"的把戏。立刘虞?不,这是在给自己贴"忠臣"标签!袁绍他们甚至造谣说刘协不是真正的皇帝...
按照九州春秋的记载,初平年间,青州刺史为焦和,从后续记载来看在曹操袁绍组建反董卓联盟的时候,焦和已经在任上了,那么至少能说明在公元190年焦和在任。 故而这个焦和很可能是在董卓在189年因为听了周毖忽悠任命一批人中的一个。 【《三国志-董卓传》初,卓信任尚书周毖,城门校尉伍琼等,用其所举韩馥、刘岱、孔伷...
初平年间(190-193),这对"亲兄弟"的战争简直是一部权谋大戏:第一回合:袁术联合公孙瓒围剿袁绍。战场选在兖州,堪称"兄弟相残"的典范。刘备、单经、陶谦各自占山头,战术可谓是"瓜分战场"。第二回合:193年,双方再度狭路相逢。这次更刺激,连吕布这个"战神"都被卷进来了!北线是袁绍和吕布联手围剿黑山军,南线...
初平年间(190-193)是“诸侯讨董”到“群雄割据”的过渡期,鉴于诸多原因,记载并非详实,隐讳颇多。主要原因有二。其一是曹操对“兴家始末”多有讳言,发迹后竭力撇清“附于袁绍”的过往。其二是黑山军的动向。以线索人物壶寿来看,黑山军不应被视作“贼军”,而应被看作被董卓招安的“王师”。毕竟黑山张燕的...
黄天崛起:初平年间(190-193)青、徐黄巾动向浅探 会黄巾盛于海、岱,山寇暴于并、冀,乘胜转攻,席卷而南。乡邑望烟而奔、城郭睹尘而溃,百姓死亡,暴骨如莽。光和末年(184)黄巾之乱,是东汉王朝灭亡的导火索。对三国史感兴趣的读者朋友均耳熟能详。张角之乱,同年即告平定。但黄巾余党、包括挂“黄巾别...
荀彧、程昱都是当时的人杰,但其实从实际情况来说,当时曹操不论从名气、地盘、实力来说都算不上各路诸侯中最强的(袁绍、袁术、公孙瓒等都据有一州之地)。初平年间(190年-193年)的曹操到底有何魅力,让这两人早早就认定曹操是真命天子?荀彧“闻操有雄略”,程昱认为“曹使君智略不世出,殆天所授!”...
荀彧、程昱都是当时的人杰,但其实从实际情况来说,当时曹操不论从名气、地盘、实力来说都算不上各路诸侯中最强的(袁绍、袁术、公孙瓒等都据有一州之地)。初平年间(190年-193年)的曹操到底有何魅力,让这两人早早就认定曹操是真命天子? 荀彧“ 闻操有雄略 ...
到达陈留就已开始独立,成为一方诸侯。其实不然,通过仔细梳理初平年间(190-193年)的事迹,不难看出,此时的曹操实则不过袁绍手底爪牙而已。当然,二袁兄弟相继犯错,一手好牌打得稀烂,最终曹操通过自身努力,屌丝逆袭、后来居上最终统一中原,堪称雄才!可见,“有志者事竟成”这句话,古言诚不我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