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办公厅转发金融监管总局《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信托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通知提出,规范信托到期清算。全面贯彻卖者尽责、买者自负原则。坚决打破刚性兑付,严禁通过滚动发行信托产品、挪用其他信托资金、违规筹集资金等方式违规兑付。信托公司失责的,依法落实其赔偿责任,保障受益人合法权益。
所有的疑问都来自于“刚性兑付”被打破的可能性。所谓的“保险刚性兑付”究竟是什么?据了解,“刚性兑付”放在保险行业,可以理解为保险公司在保险合同约定的保险责任范围内,必须按照合同约定的方式和时间向被保险人给付保险金。即使公司面临破产或其他经营风险,也会有其他接手的保险公司或国家指定的保险公司来接管后全...
保险业内人士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保险公司未来打破刚性兑付的传闻甚嚣尘上,2022年10月通过的《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似乎也提前为这一可能性打过预防针,但绝大多数业内人士对于打破保单刚兑仍然保持非常谨慎的态度。因为保险公司破产具有严重外部性影响,可能降低公众信任度、减少保险需求等,因此监管部门对...
3、综合来看,打破“刚性兑付“不是逃避责任,而且财富产品发展的必由之路,这是一个规范的过程!在刚性兑付下,数次出现部分无良的金融从业人员单方面承诺过高收益,只是为了自身获取高额的奖金,就将巨大的潜在风险转嫁给客户和所在的机构。所以,如果不对“刚性兑付“现象加以制止,会对整体金融体系制造巨在的潜在风...
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了,理财产品将要打破刚性兑付。在今年的1月1日三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天结束了,这也就意味着资管新规从今年开始正式落地,这也表明资产管理行业的理财产品将打破刚性兑付,保本型理财产品将会正式退出市场,卖者尽责,买者自负,成为了理财市场的新阶段。从2018年开始,央行保监会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
北京市环球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四川省法学会金融法学研究会理事赵珂律师告诉澎湃新闻,四川信托的破产重整打破了刚性兑付,践行了“卖者尽责、买者自负”的金融产品投资原则,也是回归信托本源的重大尝试。他认为,四川信托的破产重整也是通过法治化与市场化的双重模式解决金融企业危机的重大尝试,以实现金融风险“软着陆”。
打破刚性兑付,本质上是有利于金融市场长期发展、合规发展、避免风险堆积,但是监管不严格,相关概念模糊的情况下,强行推进打破刚性兑付,很有可能会成为金融机构逃避责任的护身符。打破刚性兑付,做信托理财不再简单,没有一定的风险认知和识别能力,很难再参与信托理财,投资人在不断学习的同时,应该绑定专业的理财师...
其实这是对打破刚性兑付的一种误解。因此,本文将本着消除投资者困扰的目的,就打破刚性兑付后理财产品出问题是否兑付展开讨论。一、“刚性兑付”下金融系统存在很大风险隐患 一般所谓的“刚性兑付”指的是理财、信托等产品到期后,银行或信托机构必须分配给投资者本金以及所承诺的收益,当理财产品或信托计划出现不能如期...
2022年1月,资管新规正式实施,禁止资产管理产品的发行人或者管理人违反真实公允原则,对产品进行保本保收益,打破“刚性兑付”。 而近日,财新的一篇报道引起了市场热议,称正在修订过程中的《保险法》草案中提出:“若被接管的保险公司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依法进行保险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