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慎终如始,则无败事”的含义 “慎终如始”强调的是做事要始终如一地保持谨慎、认真、专注的态度。从开始到结束,都要像对待事情的开始一样小心谨慎。因为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容易受到重视,而到了中途或接近尾声时,人们容易产生懈怠、疏忽的心理。如果能在事情的整个过程中都保持这种谨慎的态度,那么就“...
原文: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语出《老子》 六十四章 译文:人们做事情,经常是在快要成功的时候失败了。如果对事情的完成能像对开始一样谨慎,就不会有做砸的事了。解读 by 悦读国学:民,指的是普通人,普通人就是平凡的人,也就是大多数人。老子所说的这个状态,就是大多...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出自春秋时期老子(即李耳)所作的哲学著作《道德经》。这两句大意是:谨慎地做到最终,就像开始时一样,就不会有失败和差错。 赏析 办任何事情,自始至终都应慎之又慎,这样才不会出现差错。很多时候人们办事时,容易虎头蛇尾...
全句译意为: 做事到结束的时候还能像开始的时候那样慎重,就不会失败了。【品读】事业成于谨慎而败于疏忽大意。俗话说,“行百里者半九十”。有的人做事往往开始时谨慎,但到尾声时却疏忽大意,以致前功尽弃。 富有创见的思想家老子警告人们事到终时难更大,“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其中蕴含很实际的生活智...
综上所述,《道德经》中的“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这句话蕴含了丰富的哲理和智慧。它告诉我们,要善于运用内在的力量和智慧去应对外在的挑战和困难;要始终保持谨慎认真的态度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去追求目标和实现梦想;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去珍惜眼前的一切并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只...
君子有七慎:慎言,以养其德;慎行,以坚其志;慎微,以察秋毫;慎独,以守齐心;慎欲,需知足常乐;慎友,便所遇皆良人;慎初,则勿以恶小而为之。此七慎者,唯有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太难了,平常人很难做到。只能时刻谨慎小心,时刻动脑,尽量每句话出口之前,都经再三思考后,才出口这叫慎言。慎微,更是...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翻译:安然平稳,便容易持守;未见兆端,可从容图谋。脆弱不支的,容易瓦解;细微不显时,容易消散。要趁事情未发生时努力,要趁世道未混乱时治理。合抱的粗木,是从细如针毫时...
总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一种崇高的境界和追求。它既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态度。我们应该始终保持这种态度,让它在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发挥出最大的价值。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立足并取得成功。让我们铭记“慎终如始”的智慧,用它来指导我们的人生道路。让我们始终保持谨慎的态度...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出自《老子·德经·第六十四章》,意思是做事情如果从始至终都小心谨慎,就不会有失败的事了。指在最后阶段,也要像开始时一样谨慎。此句劝诫人们做事应谨慎小心,在工作、生活中保持持之以恒、谨慎而始终如一的态度,才能取得好的成果。行...
在阐述了“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的自然规律后,老子进一步提出了“慎终如始,则无败事”的人生智慧。这一观点,强调了在人生道路上保持谨慎和始终如一的重要性。“慎终如始”,意味着在人生的最后阶段,我们应该像开始时那样谨慎和坚定。这里的“终”,不仅仅指生命的终结,更是指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和每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