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 原文: 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 译文: 子路,别人指出他的过错,他就高兴。禹,听到善言,就拜谢。伟大的舜又超过了他们,好品德愿和别人共有,抛弃缺点,学人长处,乐于吸取别人的优点来修养自己的品德。
孟子原文带拼音及翻译,【孟子】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
闻过则喜闻善则拜的意思 "闻过则喜闻善则拜"是一个成语,源自古代中国圣贤书《尚书》中的一句话。它的意思是指当听到别人有过失或者做了好事时,应该及时传颂扬善或正确,并且对于善行者表示敬意。以下是相关参考内容。 1.意义: "闻过则喜闻善则拜"是中国古代圣贤教诲的一种表达方式,它强调了个人的审美观念和...
孟子进一步阐述了德行的三个境界:首先是闻过则喜,其次是闻善则拜,最高境界则是与人为善。子路、大禹分别代表了这两个境界。子路勇于自省,闻过则喜,致力于改正自己的错误;而大禹则虚怀若谷,闻善言则拜,渴望能付诸实践。但这两者都未能忘我或忘人,与大舜的境界相比,尚有差距。大舜认为善是公共的,舍己...
闻过则喜闻善则拜的意思闻过则喜闻善则拜的意思 "闻过则喜闻善则拜"是一句古代成语,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修养观念。这句成语的意思是当我们听闻他人的过失时,应该以宽容的心态对待;而当我们听到他人的好处时,则应该以欣赏和感谢的心情来对待。 这句成语体现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有的修养和做人原则。下面...
闻过则喜闻善则拜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原文是这样的:“子路,人告知以过,则喜。禹闻善,则拜。”这句话的意思是当子路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缺点过错时,就表现的非常开心;当大禹听到别人的夸赞表扬时就谦虚的表示感谢。总体来说就是在与别人共事的时候要扬长避短,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及时改正,学习他人的...
孟子曾言:“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这句话不仅是对子路和禹高尚品德的赞誉,更是对后世的一种鞭策和启示。 子路,作为孔子的得意门生,其胸怀宽广,性格豁达。当有人指出他的过失时,他非但不恼羞成怒,反而心生欢喜。这种态度,是一种难能可贵的自我反省和成长的机会。他深知,人无完人,...
闻善则拜的完整语句 完整的诗句是:闻过则喜,闻善则拜。出自:春秋·孟子《孟子·公孙丑上》。 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译文:孟子说...
提问:闻过则喜,闻善则拜。 - 回答:原文是:“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在这里“之”有两种意义。一是代第二人称,你的意思;另外指代的是告的内容,即“以有过”。整个的意思是说:当有人指出你的过失和缺点的时候,你不应该抱怨...
“闻过则喜,闻善则拜”这句话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学。当听闻别人指出自己的错误或缺点时,应感到欢欣,因为这是改正错误的机会;当听到别人的赞美或夸奖时,应保持谦虚,以礼相待。这样的态度不仅能够促进个人的成长和进步,也体现了儒家学派倡导的和谐与谦逊的价值观。《孟子》不仅仅是一本哲学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