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7年,刘裕北伐关中,刘道怜从荆州调回来,镇守建康,与刘穆之合作。刘裕返回建康后,刘道怜则坐镇京口,为刘裕篡位撑腰。可以说,刘裕时代,刘道怜不是带兵出征,就是坐镇后方。试想,如果刘道怜一点本事都没有,刘裕岂能放心给他管理“后院”?刘道怜有能力,威望高,资历老,只是身体不好。如果刘道怜生龙活虎,刘裕...
公元417年,刘裕挥师北伐,直指关中。这时候,刘道怜从荆州被调了回来,负责镇守建康,并且和刘穆之相互配合。后来,刘裕回到了建康,那刘道怜就去坐镇京口了,他这么做,其实就是给刘裕日后篡位提供支持呢。那刘裕的时代啊,刘道怜不是出去带兵打仗,就是在后方镇守。你想想看,要是刘道怜没点儿能耐,刘裕咋能安心...
白话版《宋书》·长沙景王刘道怜传 长沙景王刘道怜,是高祖的二弟。刚开始当国子监太学生。谢琰当徐州刺史,叫他当从事史。高祖攻下京城,道怜常常留在家中侍候太后。桓玄西逃,大将军武陵王刘遵奉朝廷命令,任道怜为员外散骑侍郎。不久迁任建威将军、南彭城内史。当时北青州刺史刘该叛乱,勾结魏为援助,清河、阳平二郡太守...
公元417年,刘裕率军北征关中,刘道怜奉命从荆州撤回,驻守建康,与刘穆之协同共事。刘裕回到建康后,刘道怜又移驻京口,全力支持刘裕夺取帝位。在刘裕掌权时期,刘道怜几乎从未闲着,要么在前线领兵作战,要么留守后方主持大局。这么重要的任务,如果刘道怜能力不够,刘裕怎么可能安心把大本营交给他打理?刘道怜才干出众,深...
历史人物> 刘道怜 【生卒】:367—422 宋武帝刘裕中弟,封长沙王,谥号景。初为国子学生,随刘裕起兵平定桓玄,授员外散骑侍郎。无才能,性贪婪,以刘裕故,历任并州、北徐州、兖青州、荆州、南徐州刺史,宋初进位太尉。永初三年卒。(,参见《南史》) 【生卒】:368—422 ...
刘道怜,作为刘宋武帝刘裕的同父异母兄弟,他的生母是刘裕的继母萧氏。刘裕即位为宋王后,萧氏被尊为太妃,刘裕对她非常孝顺。刘道怜曾追随刘裕南征北战,也有一些战功。在一次职务调整中,刘裕决定让14岁的儿子刘义真接任扬州刺史,驻守石头城,此时的刘道怜对此职务心生向往。刘道怜不好意思直接向刘裕...
刘道怜是南朝宋宗室大臣,他与开国皇帝宋武帝刘裕是异母弟。刘道怜和刘裕的父亲是刘翘是彭城功曹。他们家族据称乃是西汉楚王刘交的后裔,但到了刘翘这辈的时候,早已没有了任何的光环。刘翘的妻子赵安宗(追谥孝穆皇后)生下儿子刘裕,没有多久就死了。于是,刘翘又娶了萧文寿,萧文寿给他生下了两个儿子刘道怜和...
长沙景王刘道怜,是高祖的中弟,早年担任国子学生。在谢琰任徐州刺史时,被任命为从事史。高祖攻克京城后,刘道怜留在家中服侍并慰藉太后。桓玄败退时,大将军武陵王遵依制授他员外散骑侍郎。不久,他升任建威将军、南彭城内史。刘道怜在义熙元年因青州刺史刘该叛乱,与索虏结盟,对抗清河、阳平二郡的孙...
《宋书·长沙景王刘道怜传》记载了一个故事:刘裕当皇帝后,把扬州刺史的肥差交给了自己十几岁的儿子刘义真,而不是自己年富力强的弟弟刘道怜。为此,老太后很不高兴,对刘裕抱怨:“道怜汝布衣兄弟,故宜为扬州。”刘裕答道:“寄奴于道怜,岂有所惜?扬州根本所寄,事务至多,非道怜所了。”太后反问:“道怜年出五十...
历史知识> 刘道怜 南朝宋武帝弟。本作道邻。初为晋国子学生。徐州刺史谢琰命为从事史。元兴三年(404)从刘裕起兵。后为南彭城内史,击杀叛将青州刺史刘该。义熙五年(409),从征南燕,俘获燕主慕容超。寻迁荆州刺史。为官贪纵,去镇之日,府库为空。元熙元年(419),进位司空,以徐、兖二州刺史出镇京口。入宋,进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