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赞廷,原名刘参,又名刘鸿育,1902年6月出生,湖南省永兴县板梁村人。1904年丧父,下有一妹,均靠其祖父教养成人。祖父曾读私塾,知书识礼,但以种田为生。人物经历 刘赞廷1909年在本村念私塾,1916年转本乡小学就读,1918年因南北战争停学在家。次年入郴县基督教办的新华学校读完两年高小。1921年赴长沙入...
刘赞廷号称清末民初康藏边地一支史笔。清末追随赵尔丰拓土戍边,在康藏地区实行“改土归流”。民国间改任川边军分统,继任蒙藏委员会调查室主任等职。刘赞廷以自己“历边十四年”之经历,纂成图志数十种。另著有《康藏宝鉴》、《边藏刍言》、《藏地秘史》、《三十年游藏记》等作,为川藏的地方文献和方志事业...
抗战胜利后,刘赞廷先后在重庆劳动局和恩施第六战区任职,直至1949年被任命为永兴县县长。在解放军攻占永兴后,他主动上交武器。1950年,他在长沙开设煤庄,但因经营不善而结束。1955年,他成为湖南省人民委员会参事室的一员。
刘赞廷手稿,原稿104册,合二百多万字,本此编辑据重庆图书馆藏原稿分为十六册。 作者简介 ··· 刘赞廷生于19世纪70、80年代,卒于20世纪50年代。名永夑,河北河间府人。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清廷为处理江孜等处开辟商埠事宜,以四川总督赵尔丰为川滇边务大臣,携陆防两军入藏办理善后事。此时,刘赞廷为西...
刘赞廷,男,汉族,1964年8月出生,广东封开人,198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9月参加工作,本科学历。现任国家税务总局怀集县税务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正科级)履历 历任海军驱逐舰第二支队司令部作训科正连职参谋,海军护卫舰第十七大队副参谋长,海军驱逐舰第二支队司令部作训科副科长,海军珠海舰副舰长...
刘赞廷(1888—1958)名永夑,字燮丞,笔名懒兵。汉族,河北河间府东光县人,北洋宪兵学校毕业。任赵尔丰属员,随清季川滇边务大臣兼驻藏大臣赵尔丰赴川藏,历经边务三十余年,足迹遍于康藏之境。光绪三十四年(1908),清政府为处理江孜等处开辟商埠事宜,以四川总督赵尔丰为川滇边务大臣携陆防两军入藏办理善后事。此...
刘赞廷,生于19世纪七八十年代,卒于20世纪50年代。名永夑,河间府东光(今河北省东光县)人,清末在川滇边务大臣兼驻藏大臣赵尔丰下任职。1911年(宣统三年),适逢西康建省,移防贡县,担任川边第一镇协统,民国初年为分统,1921年,他解甲归田。1923年,入清史馆。1929年,入蒙藏委员会。后任伪蒙藏...
刘赞廷历川边康区四十载,其随军征战途中,涉足川边康区绝大部分地域。通过实地调查和公私档案所得,编修出图志三十多种,可谓空前。其中,《察隅县图志》是刘赞廷所纂修的这三十多种方志之一。在以往的研究中,该志书成为了研究清末藏东南地区营边政策和勘定国界必不可少的参考文献,但对于志书本身价值的探讨,特别是在对...
刘赞廷的早期教育始于1909年,他在本村的一所私塾开始了他的学习生涯。随后,他在1916年转至本乡小学继续求学。然而,1918年由于南北战争爆发,他的学业被迫中断,留在家中。次年,他进入郴县基督教设立的新华学校,完成了两年的高中阶段教育。1921年,刘赞廷远赴长沙,进入了湖南高等工业专门学校中学部,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