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1980年11月已发掘清理出墓室周围的5个陪葬坑(器物、车马、殉狗、2个兵器坑),出土金银器、陶器、铜器、兵器、漆器、骨器、泥器、车马器等文物12100余件,其中铭刻铜器和银器53件。出土的矩形铜镜、鎏金花纹银盘、银盒等,是难得的珍品。据器物造形和铭文分析,应为西汉初期第二代齐王刘襄的墓葬。
西汉齐王刘襄墓位于大武乡窝托村南,俗称淳于髡墓、窝托冢、相公冢、驸马冢。墓封土高32米、东西250米、南北200米。
6、西汉齐王刘襄墓 位于临淄区⾟店街道窝托村,此墓封⼟⾼⼤,仅陪葬坑就出⼟⽂物⼀万⼆千余件,反映了西汉时期最⼤诸侯国——齐国的雄厚国⼒。 公元前201年,刘邦的大儿子刘肥被封齐王,都临淄。汉齐王自齐悼惠王刘肥开始,下传六王,死后均葬于临淄地区及其周围。汉齐王国在西汉初年的诸侯中是最...
墓主是谁 初步判定是齐哀王刘襄 公元前201年,刘邦把他的大儿子刘肥封为齐王,都治临淄。汉齐王自齐悼惠王刘肥开始,下传六王,死后均葬于临淄地区及其周围。汉齐王国在西汉初年的诸侯中是最大的,地位显赫,国力强盛,常以天子之礼称制。西汉时期的临淄,仍然延续了战国田齐时代的繁荣。《史记》记载,临淄“十万户,市租...
毕竟刘襄有意争储,而且作为内应的刘章也在2年后蹊跷死去,死时不过才24岁,这两兄弟可谓一着不慎满盘皆输。齐王刘襄死后,埋于临淄齐故城之外,高大的墓冢就在淄博窝托村外。根据淄博博物馆学者介绍,1978年秋季,考古学者前去齐王刘襄墓勘测,墓冢封土竟然还高达24米。
1978年秋市博物馆在此进行发掘,探知此墓属长方形竖穴“中”字型大墓。墓口长42米、宽41米,墓室深17~20米,南北各有一条墓道。
在淄博市临淄区西部大武镇窝托村南侧,有一个30米高的大土堆,当地传说是驸马墓。1978年,附近胶济铁路的东风车站扩建,建筑工人从土堆取土,结果挖出了一些青铜器。于是考古部门进行了勘测,证明大土堆是大型封土,下面有1座主墓和5个陪葬坑,从出土文物判断应为西汉某位齐王墓。文献记载首代齐王刘肥墓在临淄城东,第三...
西汉齐王刘襄墓,西汉齐王刘襄墓位于大武乡窝托村南,俗称淳于髡墓、窝托冢、相公冢、驸马冢。墓封土高32米、东西250米、南北2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