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空天信息产业专家委员会委员的新身份,刘经南院士在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和北斗应用技术与产业发展的进程中,也是一位重要的参与者和推动者。早在1994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初期,刘经南院士就作为专家组成员参与其中。时至今日,刘老依然活跃在科研一线。在科研之余,他也积极参与各种讲座和科普活动,为中国北...
从明德中学毕业后,刘经南考入武汉测绘学院,他长期从事大地测量理论及应用研究与教学工作,在大地测量坐标系理论、北斗卫星导航定位技术、软件开发和重大工程应用方面做出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成为我国著名大地测量专家。2022年,刘经南在云端对话中小学生时曾说:“家国情怀是促进青年成才的逻辑起点。”回到母校的他看到朝气...
科研之路是一条清寂的路,无数学者一生孜孜以求,渴望为社会发展和祖国繁荣开疆辟土,刘经南亦如是。在这条路上,他以对科学的痴迷为点,以科技报国的理想为墨,画出了优美的弧线。 痴迷科学,情系北斗 “刘院士喜欢跟学生谈人生规划。” 刘经南的这一喜好为人所熟知。对于报读他的研究生,他不会立马帮忙划定研...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经南在视频连线中表示,当前,通用航空低空作业环境复杂,低空通信、导航、监视、气象、空中交通服务需求强烈,需要推动北斗与4G、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为低空飞行器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提高低空飞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本文源自:金融界AI电报 ...
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星定位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刘经南赫然在列。 刘经南院士。 “专家委员会成立后,将围绕五个方面推进工作。”刘经南院士透露,包括开展空天信息产业发展趋势和科学技术问题研讨,提出技术路线和方案建议;开展战略、规划、政策咨询论证,承担空天信息本领域重大战略性研究项目;对空天信息产业重点企...
专访刘经南院士: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里,中国北斗最好 人无我有,相较于同类产品,北斗除了有定位系统标配的基础功能之外,还能在卫星之间通信、互相测距,并支持覆盖全球的星地双向通信文 | 施智梁 李金津编辑 | 李皙寅刘经南行色匆匆,九月下旬刚获得了行业协会授予的卫星导航定位终身成就奖,就从郑州赶回武汉,...
刘经南院士:多源遥感赋能双碳战略 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双碳战略目标: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这一战略旨在通过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这也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2021年9月22...
刘经南院士长期从事大地测量理论及应用研究与教学工作,在大地测量坐标系理论、北斗卫星导航定位技术、软件开发和重大工程应用方面做出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特别是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技术应用和工程领域成就显著,是我国该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和我国卫星导航...
11月15至16日,2024大湾区科学论坛绿能产业科技创新分论坛在阳江海陵岛举行。在15日举行的预热和发布活动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星定位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武汉大学原校长刘经南接受了记者采访。他表示,发展绿能产业,阳江具有地理位置、绿能资源和政策红利三大优势。刘经南指出:“大湾区处在我国区域发展经济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