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词》是古代四川东部的一种民歌,人民边舞边唱,用鼓和短笛伴奏。赛歌时,谁唱得最多,谁就是优胜者。刘禹锡任夔(kuí)州刺史时,非常喜爱这种民歌,他学习屈原作《九歌》的精神,采用了当地民歌的曲谱,制成新的《竹枝词》,描写当地山水风俗和男女爱情,富于生活气息。体裁和七言绝句一样。但在写作上,多用白描...
1 竹枝词二首 (其一)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注】①竹枝词:乐府近代曲名,又名《竹枝》,原为四川东部一带的民歌。(1) 这首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3分)(2) 道是无晴还有晴的晴字意蕴丰富,请简析它的双重意蕴。(4分)(3)诗的最后一句使...
《竹枝词二首·其一》刘禹锡 翻译二 杨柳青翠,江水平静清澈。在这美好的环境里,少女忽然听到自己心上人的歌声,从江边传来。他一边朝着江边走来,一边唱着歌,他是不是对自己也有点意思呢?少女并不清楚。 因此她想到:这个人有点像黄梅时节晴雨不定的天气,说它是晴天,西边还下着雨;说它是雨天,东边又还出着太...
刘禹锡这首《竹枝词二首》(其一)是一首表现男女爱情的诗,写的是一位沉浸在初恋中的少女的心情。她爱着一个人,可还没有确实知道对方的态度,因此既抱有希望,又含有疑虑;既欢喜,又担忧。刘禹锡用她自己的口吻,将这种微妙复杂的心理成功地与以表达。总起来看,这首诗的一大突出特点,就是用谐声双关语来表...
小学必背唐诗: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唱歌声“版#唐诗 #每日诗词 #和抖音一起学古诗 @DOU+小助手 - 诗词大观于20220412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1166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刘禹锡于公元822年(唐穆宗长庆二年)正月至公元824年(长庆四年)夏在夔(kuí)州任刺史,作《竹枝词》十一首。这是其中一首 赏析 《竹枝词》是古代四川东部的一种民歌,人民边舞边唱,用鼓和短笛伴奏。赛歌时,谁唱得最多,谁就是优胜者。刘禹锡任夔州刺史...
《竹枝词二首其一》唐代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是一首民歌体的爱情诗歌,描写了一位初恋少女在杨柳青青、江水平静的春日里,听到心中暗恋情郎的歌声时所产生的心理活动。“竹枝词”是乐府曲名。又名“竹枝歌”“竹枝曲”,原是巴渝地区(即今重庆地区)的...
《竹枝词二首·其一》为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这首诗创作于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前后,正值唐朝政治斗争剧烈之时。在这一年,发生了著名的“永贞革新”,刘禹锡与柳宗元等人为代表的政治改革派发起了这一运动,旨在削弱宦官权力、澄清吏治,但却遭到宦官与保守派的反对。 这一年对于刘禹锡来说可谓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
竹枝词 刘禹锡其一 竹枝词二首·其一 作者: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译文 杨柳青青江水宽又平,听见情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下起雨,说是无晴但是还有晴。 注释 ⑴竹枝词:乐府近代曲名。又名《竹枝》。原为四川东部一带民歌,唐代诗人刘禹锡根据民歌创作新...
【有声书】唐诗中的植物|妙造自然004 杨柳是杨还是柳?《竹枝词二首》其一 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柳宗元在生命的寒冬里,孤舟蓑笠,独钓江雪。刘禹锡站在朗州的秋阳下,大声对挚友疾呼:“子厚,莫悲寥,你看晴空白鹤,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