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注释】西塞
《西塞山怀古》唐·刘禹锡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西塞山怀古,《西塞山怀古》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在中唐时期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怀古伤今。前四句,写西晋灭吴的历史故事,表现国家统一是历史之必然,阐发了事物兴废决定于人的思想;后四句写西塞山,点出它之所以闻名,是因为曾经是军事要塞,而今山形依旧,可是人事全非,
西塞山怀古 唐代刘禹锡 著 大中小 wáng王jùn濬lóu楼chuán船xià下yì益zhōu州,,jīn金líng陵wáng王qì气àn黯rán然shōu收。。 qiān千xún寻tiě铁suǒ锁chén沉jiāng江dǐ底,,yī一piàn片jiàng降fān幡chū出shí石tou头。。 rén人shì世jǐ几huí回shāng伤wǎng往shì事,,shān山xíng形yī依jiù...
网易云音乐是一款专注于发现与分享的音乐产品,依托专业音乐人、DJ、好友推荐及社交功能,为用户打造全新的音乐生活。
这就从反面阐发了一个深刻的思想,那就是“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刘禹锡《金陵怀古》)。可见如此剪裁,就在于它能完满地表现其主题思想。 清代屈复认为此诗第五句甚妙。不过应该指出,若是没有前四句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思想,第五句是难以收到如此言简意赅的效果。第六句“山形依旧枕寒流”,山形,指西塞山;寒流,...
这首诗是刘禹锡于公元824年(唐穆宗长庆四年)所作。是年,刘禹锡由夔州(治今重庆奉节)刺史调任和州(治今安徽和县)刺史,在沿江东下赴任的途中,经西塞山时,触景生情,抚今追昔,写下了这首感叹历史兴亡的诗。 参考资料: 1、徐中玉 金启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629-631 ...
西塞山怀古刘禹锡唐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注释】: ①西塞山:在今湖北省大冶县东。 ②王濬:晋武帝时益州刺史,受命征吴,造大楼船,直取吴都,吴帝孙皓奉表请降。
《西塞山怀古·刘禹锡》原文与赏析作者以横扫千军的气概将那鳞次栉比的楼船黯然飘逝的王气沉入江底的铁锁高挂城头的降幡阅尽人间春色的巍巍山形滔滔寒流以及雄踞在萧瑟秋风中的故垒一一排比入诗构成雄伟壮阔的场面并从中抽绎出一种深沉浩茫的兴亡之感 《西塞山怀古·刘禹锡》原文与赏析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