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敏返回找到刘畴西时,敌军的14个团已经赶到,红十军团被团团包围在怀玉山地区。此时弹尽粮绝、士气低落的红十军团,面对十倍于己的敌军,已经是难以招架。但方志敏和刘畴西仍然临危不乱,咬紧牙关带队突围,不幸的是,敌军火力太猛,我军多次突围均被击退,战斗中刘畴西唯一的右臂负伤,只好率队撤回怀玉山隐蔽。...
照片中刘畴西和方志敏一样,脚上戴着沉重的镣铐,胳膊上还缠着绷带,他在战斗中右臂负了重伤。刘畴西和方志敏都成了革命烈士,粟裕大难不死,活到了建国后,并成为开国第一大将。1980年底,晚年的粟裕身体非常不好,他正在写个人回忆录,同时也关注了很多回忆文章。这天,粟裕在报纸上看到有人写回忆文章,提到了他...
刘畴西毕业于黄埔一期,又去北方学习过,红军将领中有这样学习经历的将领屈指可数。红军时期,刘畴西就已经是师长、军长、军团长,是红军高级将领,是闽浙赣根据地的主要负责人之一,红军时期刘畴西有大将以上资历。如果刘畴西没有牺牲,顺利发展下去,1955年,刘畴西至少可以被授大将军衔。
虽然在战争战争中不幸伤到左手手臂,但刘畴西英勇善战,指挥若定,被中央根据地人民称作为威震敌胆的“独臂将军”。 1934年12月,红10军团在浙赣边界的怀玉山区被国民党军包围,刘畴西等人终未能突出重围,不幸被俘。自知必死,心里很坦然,他对方志敏等人说:“死是不可避免的...
一、粟裕对刘畴西有意见?1934年7月,为了掩护中央红军进行战略转移,中央作出了红七军团北上宣传抗日的决定,他们企图以红七军团吸引敌人注意力。粟裕被任命为军团参谋长。在国民党重兵围剿下,总兵力只有六千多人,宣传文职人员就占三成的红七军团很快损失惨重。经过一场场血战,红七军团成功到达方志敏所在的闽浙赣苏区,...
方志敏烈士的事迹令人敬佩,他的英勇就义曾感动无数人。鲜为人知的是,他最终被捕牺牲与刘畴西在指挥上犯的错误密切相关。晚年时,粟裕将军曾致信中央,建议将刘畴西追认为革命烈士。【刘畴西的革命路咋走过来的】刘畴西1898年生于湖南一个贫苦农家。虽然家境困难,但他从小勤奋好学,白天在地里干活,晚上借着油灯读书,...
1935年,红十军团折戟怀玉山,这与刘畴西指挥上的失误是分不开关系的,对此他是要负主要责任的,而且方志敏为了接应刘畴西,重返包围圈,丧失了突围的时机,最终被捕牺牲。但45年后,参加此战的粟裕晚年向中央致信,应以烈士对待刘畴西。这是怎么一回事?当年又发生了什么?独臂将军 刘畴西是湖南长沙人,家境算的上...
1897年,刘畴西诞生于湖南长沙。他的家境在当时还算殷实,家中有几亩田地,是个富农家庭,这使得刘畴西有了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每当刘畴西读到列强侵略、山河破碎的篇章,他总会紧攥拳头,牙关轻咬,眼中满是愤慨。夜晚,刘畴西与同窗好友围坐在一起讨论着国家的命运。他眉头紧锁,声音激昂:“看看如今这世道,列强...
刘畴西 在中国共产党的众多优秀将领中,有这样一位鲜为人知的将军。他在征讨军阀陈炯明的东征中失去左臂,一战成名,被苏区人民称为“威震敌胆的独臂将军”。在敌人的监牢里,他铁骨铮铮,坚贞不屈。他就是方志敏《可爱的中国》里的狱友“田...
在中国革命史上,方志敏和刘畴西是绕不开的名字,他们用鲜血和生命为新中国铺路。可说到刘畴西,很多人心里打鼓,他到底是个啥样的人?因为他的失误,方志敏被捕成了铁一般的事实,可到了晚年,粟裕却站出来替他说话,要中央给他个烈士名分。刘畴西和方志敏:红十军团的搭档与悲剧起点 1901年刘畴西生在江西赣县,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