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此幅绘二僧人坐于禅榻上,老者正潜心补衣,另一人则抱膝旁观。屏后,一名侍从和另一名年轻僧人正在备茶,茶为粉末状,桌上摆放一摞黑釉盏。 . 画中人物,表情鲜活而自然,衣纹用笔亦流畅有力。惟左下方款署之「画院待诏赐金带刘松年敬赠」及钤印疑伪。· 宋元罗汉画常见僧侣日常活动,此轴描绘僧人补衣,...
刘松年 纵141.9厘米,横59.8厘米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图绘两名僧人坐于禅榻上,老者潜心补衣,正用齿咬断线,另一人则抱膝旁观,榻为镶框嵌板结构,围板上饰有浅浮雕花草纹饰。身后有一座一人高的黑漆山水屏。屏后有侍者二人立于案旁,案上有黑釉茶盏、香等,其中一人正捣茶臼碾茶。画中人物表情鲜活而自然,衣纹用笔...
书法绘画 | 宋刘松年补衲图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141.9x59.8厘米 画院待诏赐金带刘松年敬绘。 应真閒理线和铁。慈氏以来补到今。我偶观图别有会。仲山衮职念常钦。戊子(西元1768年)新正月御题。 本幅画...
故作赏析:刘松年《补衲图轴》宋·刘松年《补衲图轴》,纵141.9cm,横59.8cm,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本幅画两名僧人坐于禅榻上,老者正潜心补衣,另一人则抱膝旁观。屏后,复有侍者二人,伫立捻茶。画中人物,表情鲜活而自然,衣纹用笔亦流畅有力。惟左下方款署之“画院待诏赐金带刘松年敬赠”及钤印疑伪。
宋刘松年补衲图轴介绍 本幅画两名僧人坐于禅榻上,老者正潜心补衣,另一人则抱膝旁观。屏后,复有侍者二人,伫立捻茶。画中人物,表情鲜活而自然,衣纹用笔亦流畅有力。惟右下方款署之「画院待诏赐金带刘松年敬赠」,及钤「刘松年印」,疑伪。 尺寸:141.9x59.8cm 来源:台北故宫博物院...
补衲图南宋 刘松年(传)绢本设色 141.9 x 59.8 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刘松年,南宋画家。钱塘(今杭州)人。住清波门外,时称暗门,因此人称暗门刘、刘清波。擅绘罗汉、人物、山水、界画,神气精妙。孝宗淳熙年间为画院学生;光宗绍熙年间升为画院待诏;宁宗时进《耕织图》,甚得赞赏,受赐金带。其山水画笔墨精严,着色妍丽...
宋代画家刘松年的《补衲图轴》是一幅富有禅意的艺术作品。画面中,两位僧人静坐于禅榻之上,老者专注地缝补衣物,他的神情沉静,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停滞。旁边一人则屈膝而立,眼神流露出对同伴工作的关注与欣赏。画面的细节处理得淋漓尽致,人物的面部表情生动自然,衣褶的描绘更是笔触流畅,力度恰到好处,...
宋朝画家刘松年创作的一幅珍贵画作,名为《补衲图轴》,这幅画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主题内容,在艺术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画面中,罗汉应真(佛教中的尊者形象)以沉静的神态坐在画面中央,周围围绕着佛道侍者,他们虔诚地侍奉着这位智慧的象征。僧侣和尼姑的形象也融入其中,他们的服饰和仪态展示了...
刘松年 生卒年不详,南宋画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住清波门(当时俗称“暗门”),人呼“刘暗门”。工画人物、山水、界面,神气精妙,名过于师。是“南宋四家”之一。传世作品有《罗汉图》三联幅、《醉僧图》、《补衲图》、《中兴四将图》、《博古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