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研究论文于10月17日发表在了《Nature》上,题目为《Crosslinking ionic oligomers as conformable precursors to calcium carbonate》,第一作者是刘昭明博士。相关研究经过横向拓展,已经成功修复了碳酸钙单晶、海胆刺和人体牙釉质等无机材料。这种新方法跨越了无机化学与高分子化学的分界,预示着无机材料将以崭新的结构与...
论文第一作者是浙江大学刘昭明博士,通讯作者是浙江大学唐睿康教授。 图:实验室同事、唐睿康教授、刘昭明博士 领军人物 | 刘昭明 刘昭明,杭州学军中学2009届校友,浙大化学系助理研究员、博士后,我校1991届校友、浙大化学系唐睿康教授领衔的团队成员,主要从事晶体生长机理、功能材料合成与应用相关研究。 人物自述:在学军...
论文第一作者是浙江大学刘昭明博士,通讯作者是浙江大学唐睿康教授。图:实验室同事、唐睿康教授、刘昭明博士 领军人物 | 刘昭明 刘昭明,杭州学军中学2009届校友,浙大化学系助理研究员、博士后,我校1991届校友、浙大化学系唐睿康教授领衔的团队成...
相关论文Pressure-driven fusion of amorphous particles intointegrated monoliths(《压力驱动无定形颗粒融合为块体材料》)6月25日发表于Science杂志。第一作者是浙大化学系博士生慕昭和孔康任,通讯作者是浙大化学系刘昭明研究员和唐睿康教授。 DOI: 10.1126/science.abg1915 坚韧的骨骼、锋利的牙齿、轻盈的甲壳以及千奇...
陶瓷坚硬但易碎,橡胶柔韧却有弹性——刚与柔,很难在单一材料中并存。浙江大学化学系唐睿康教授与刘昭明研究员团队对构成材料的“基元”——分子进行设计——得到含有无机离子和有机片段的杂化分子。这些分子可形成具有离子与共价互穿网络的宏观材料。材料兼具陶瓷般的硬度、橡胶般的弹性和塑料般的可塑性,研究团队于是将...
“这个方法很有意义,在复杂形状构建或材料修复方面会很有优势,你们能否做到?”Nature编辑对这项研究产生了好奇。一次在饭店吃海鲜,刘昭明把海胆的壳带回了实验室,海胆的刺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并且具有特定的多级有序结构,研究人员在受损的海胆刺上使用了碳酸钙寡聚体材料,并实现了完美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