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刘易斯-费-拉尼斯模型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一种关于发展中国家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模式。 刘易斯(A.Lewis)于1954年和1958年提出“无限剩余劳动供给”的模式,他认为发展中国家一般存在着二元经济结构:一个是以土着方法进行生产、劳动生产率很低、劳动收入仅足糊口的传统农业部门,另一个是...
[经济管理]刘易斯-拉尼斯-费模型 刘易斯-拉尼斯-费模型(二元经济模型)1)刘易斯模型 美国经济学家威廉·阿瑟·刘易斯(W.Lewis)于1954年在《曼彻斯特经济和统计研究》上发表了发展经济学的经典之作《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系统地阐述了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模型。该模型假设:一、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可...
对于这种二元经济模式,刘易斯概括了三个特征,即:第一,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包括“现代的”与“传统的”两个经济部门,现代部门通过从传统部门吸收劳动力而得以发展,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利用资本主义的剩余,即通过利润的再投资来增加新的资本和吸收更多的非资本主义部门的劳动力,从而获得更多的利润。如此反复进行,不但资...
刘易斯-拉尼斯-费模型(二元经济模型) 1)刘易斯模型 美国经济学家威廉·阿瑟·刘易斯(W.Lewis)于1954年在《曼彻斯特经济和统计研究》 上发表了发展经济学的经典之作《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系统地阐述了发展中 国家的二元经济模型。该模型假设:一、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可分为运用传统生产方式、 ...
刘易斯·费·拉尼斯模型对劳动力转移的分析 1、刘易斯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发展中国家城乡经 济发展要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逐步提高农村 劳动生产率,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由城乡二元经济向一元 经济转变。刘易斯认为,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城乡经济关系 是一个二元经济关系,存在着两个截然不同的...
答:刘易斯—拉尼斯—费模型假设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二元经济结构”:一个是以传统生产方式进行的、劳动生产率极低的农业部门;一个是以现代方式进行的、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水平较高的工业部门。经济的发展依赖于现代工业部门的扩张,而现代工业部门的扩张又需要农业部门提供丰富廉价的劳动力。因此,劳动力的转移过程可概述...
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理论模型 刘易斯模式 1发展中国家一般存在着二元经济结构。一元是维持基本生活水平,以...
劳动力流动的有关理论:1)___,描述了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换规律。2)拉尼斯—费景汉模型,被称为“刘易斯—拉尼斯—费模型”。拉尼斯、费景汉在刘易斯模型的基础上
拉尼斯和费景翰模型认为,农村剩余对工业部门的扩张和农业劳动力的流动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但同时农村剩余...
“刘易斯—拉尼斯—费景汉”模型 10 2023-05 缪尔达尔的地理二元结构理论 8 2023-05 赫希曼假设和弗朗索瓦·佩鲁的“发展极理论” 21 2023-05 城镇化演进规律与城乡差别 8 2023-05 城乡统筹的发展模式 7 2023-05 产业演进推动世界城镇化 4 202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