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旭光上海大学 主站 番剧 游戏中心 直播 会员购 漫画 赛事 春节档 春节档 下载客户端 登录 开通大会员 大会员 消息 动态 收藏 历史记录 创作中心 投稿 美学~美景~ 美食 ~美文~美术 关注发消息 主页动态投稿179合集和列表5 关注数 2 粉丝数 5098
刘旭光 | 从“中国气派”“双百方针”到“两个结合”:百年中国艺术理论话语的政策性嬗变 刘旭光,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 如何评价齐白石的绘画、郭兰英的歌唱或者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这样的作品,总是由一套理论话语决定的,这套理论话语最...
刘旭光,上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2019年),国家哲社艺术学重大项目《近代以来中国艺术的审美理论话语研究》首席专家。现任中华美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艺术学理论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等职,主要研究领域:美学理论、艺术理论。...
上海的艺术家们在形式语言上也能体现出海派的气质,相对更加个性化和多元化,没有风格上与题材上的雷同,不刻意于宏大场景,往往能通过特殊的视角呈现细腻的视觉经验与情感,在现实性、个性化与浪漫情调中找到了有韵味的平衡。作者 · 刘旭光 ·上海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本文转自:《文汇报》文艺...
刘旭光,现为上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国家哲社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上海市“曙光学者”(2011),马工程《西方美学史》专家组成员,上海市艺术学理论学科评议组成员。主要学术兼职为: 专著 《海德格尔与美学》(上海三联出版社2005) 《近代欧洲艺术精神起源》(商务印书馆2018) 《存在之链上的美学...
崇高作为内心的强力,它战胜心中的自然,也战胜外在的自然——这构成崇高最终的精神内涵与伦理意义。这六种内涵的提炼不是对崇高观念的历史叠加,而是一次有选择的重构,是把“崇高”一词中所肯定的东西,为当下所用。作者系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 原标题:《刘旭光:论“崇高”的六个层次》
文艺工作者在新时代文艺创作实践中作出了新探索,取得了新成就、新经验,由此诞生了一批“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的优秀文艺作品,回应了时代的需要。作者:刘旭光 文:刘旭光(上海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编辑:范昕责任编辑:邵岭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作者:刘旭光 文:刘旭光(上海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 编辑:范昕 责任编辑:邵岭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刘旭光,上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2019年),国家哲社艺术学重大项目《近代以来中国艺术的审美理论话语研究》首席专家。现任中华美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艺术学理论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等职,主要研究领域:美学理论、艺术理论。先后主持国家哲社基金重点项目“审美的历史演进与当代形态”、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