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在此时,任第三作战厅中将厅长的郭汝瑰在开完会之后,立即将他的这份作战计划通过隐蔽战线传递了出来。同时他不知道的是,拟定作战计划的参谋次长刘斐也在此时发出了一封相同的作战计划,同样的,这份作战计划也成功地传递了出来,并很快送到了教员的办公桌上,并在第一时间传递到了位于山东鲁南坦埠的华东野战军...
那时候,国军里头有个人叫刘斐,跟郭汝瑰不太对付,具体原因谁也说不清。郭汝瑰这人挺直接,干脆就直接跑到老蒋那儿,告起了刘斐的状。刘斐在国军里头也是个大佬,那时候已经做到了国防部参谋次长的位子,跟郭汝瑰平起平坐。他常能碰到国军那些详细的作战计划,就连蒋介石都不一定全知道的秘密,刘斐心里也有数。
而刘斐,则趁着北平和谈这样一个契机,成功摆脱了老蒋的控制,后来更是在香港发表通电,宣布起义了。郭汝瑰与刘斐相继发布通电宣告起义,(需说明的是,他们此次起义的性质同何基沣、张克侠以及廖运周的情况类似,不过和卢汉、曾泽生的真实身份状况存在差异。)直至此时,老蒋方才恍然大悟。而蒋纬国在《口述自传》里还...
郭汝瑰提出的证据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首先,他指出刘斐在制定防御计划时,总是刻意将部队部署在易受攻击的位置。其次,刘斐经常反对加强某些战略要地的防御工事,这些地方后来都成为共产党军队的突破口。最后,他还提出刘斐的某些军事建议与共产党的作战意图高度吻合。刘斐则提出了另一套说法。他指出郭汝瑰在作战计划...
蒋纬国可能是有当特务的兴趣和潜质,他不但掌握了郭汝瑰是卧底的证据,居然还发现了刘斐的异常,如果老蒋像相信大儿子一样相信二儿子,我方的两个中将特工,可能就全都暴露了。蒋纬国发现刘斐异常,是跟着他爹一起参加军事汇报会。那次老蒋不知道怎么心血来潮,忽然想让二儿子也体验一下高层会议氛围,结果蒋纬国发现...
刘斐 1898 年出生在湖南醴陵,曾留学日本陆军大学。从日本陆军大学毕业后回国,就投身到混乱的中国战局当中。历经抗日战争,刘斐成了国民党的高层将领,担任国防部参谋次长达 11 年之久。不过这时候,他跟郭汝瑰简直势同水火,他俩常常针锋相对,互不相让,在蒋介石跟前争个不停,吵得脸红脖子粗。在徐蚌会战,也...
郭汝瑰:刘斐是“共谍”!刘斐:郭汝瑰像共军!其实两个人都是 在近代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情报工作的重要性一点也不比前线作战的重要性小,一份重要的情报或许能减少战场上的很多伤亡,同样的道理,从事情报工作的同志的困难一点也不比在前线作战的战士的困难小,甚至他们还要承担更强的心理压力。因为情报工作...
这其中比较搞笑的就是郭汝瑰和刘斐。 他们两个作为当时国军的高级军官,都跑到蒋介石那里打小报告,指认对方是‘共党’,结果居然两人都是‘共党’。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1、隐秘战线的战士郭汝瑰 之所以国民党当中有很大一批人是我军线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早期的我军和国军都是追求进步的,所以相互之间的交集...
刘斐和郭汝瑰一样,都参与了抗日战争,立下了赫赫战功,因此成为国民党内部的高级将领,刘斐更是当了国民党内部11年的国防部参谋次长。两人都是蒋介石身边的宠臣。 解放战争时期两人都在国民党内部担任重要职务,不知道彼此身份的两个人经常发生冲突,甚至可以说是互相打压,水火不容。
得知蒋介石要清查内奸,郭汝瑰两人也摁不住心思了。起初是郭汝瑰先去老蒋办公室举报,声称刘斐的策略都是有益于共产党,所以才葬送这么多军人,但老蒋不好意思了,要说策略错误,自己可比刘斐多得多。更何况,刘斐只是建议,自己才是那个真正实行的人,再加上老蒋知道两人不对付,便也不以为意,把郭汝瑰轰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