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应节,嘉靖二十二年(1543)乡试获得诗魁,嘉靖二十六年(1547)考中进士,任户部广东司主事。嘉靖四十三年(1564),他任陕西左参政。隆庆元年(1567),刘应节出任河南巡抚。隆庆四年(1570),任蓟辽总督。万历元年(1573),刘应节升任右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仍兼任蓟辽总督...
刘应节,字子和,潍县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的进士。授任户部主事。历任井陉兵备副使,兼管三关。四十三年,任山西右参政,升任右佥都御史,管理辽东。因母亲去世而回乡。隆庆元年(1567),出任河南地方官。俺答侵犯石州,山西骚动,皇帝下诏命令刘应节前往援救。此后,敌寇退去。遇上顺天巡抚耿随卿杀害平民冒充首功被逮捕治...
锦衣冯邦宁是太监冯保的从子,与刘应节在路上相遇不做回避,刘应节叱责他退下,冯保不高兴。遇上云南的参政罗汝芳带着奏章到京都,刘应节出城郭与他谈论禅事,给事中周良寅上奏抨击他,于是与罗汝芳一同被弹劾、罢免。他去世后被赠封为太子少保。 起初,王宗沐建议实行海运,刘应节与工部侍郎徐木式奏请开通胶莱河,张居正极...
历史人物> 刘应节 字子和,潍(今山东潍坊)人。嘉靖进士。授户部主事。历井陉兵备副使,兼辖三关。四十三年以山西右参政擢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隆庆中,以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蓟、辽、保定军务。奏罢永平、密云、霸州采矿,又建议通漕密云和整军补兵之策。一切规划,俱边防要政。万历时,累升刑部尚书。因...
刘应节,字子和,潍地人。嘉靖二十六年考中进士,被任命为户部主事。他历任井陉兵备副使,同时负责监管三关,这是井陉道首次设立三关。在三关归属井陉道之后,他于四十三年以山西右参政的身份晋升为右佥都御史,负责巡抚辽东。因母亲去世,他返回家乡。隆庆元年,他再次被起用,担任河南巡抚。当俺答侵犯...
历史知识> 刘应节 明山东潍县(今潍坊)人,字子和,号白川。嘉靖进士。授户部主事。二十九年(1550),俺答围北京,单骑护车饷援军。四十二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隆庆四年(1570)进兵部侍郎,总督蓟辽、保定军务,修筑边墙、台堡。万历元年(1573)以功进右都御史。五年官至刑部尚书。不久遭劾致仕。著有《沿边军筹...
刘应节确实才华横溢。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官场成就显著:刘应节在明朝中期官至督抚、刑部尚书等高位,与张居正、戚继光等历史名人同朝为官。他在官场中以公正廉明、严明执法著称,深受百姓爱戴,成为后世效仿的典范。文化教育贡献突出:晚年回到故乡后,刘应节出资修建了麓台书院,并亲自讲学,致力于教育...
刘应节 刘应节介绍: 刘应节(1517—1591),字子和,明中期大臣,潍县(治今潍城)刘家庄子村人。 1543年(嘉靖二十二年)乡试第一,1547年(嘉靖二十六年)考中进士,任户部广东司主事。 1550年(嘉靖二十九年),俺答统领大军,直逼京城。大将仇鸾率军与俺答军混战,京城外战斗异常激烈,双方死伤惨重,嘉靖皇帝下令户部,选一精干...
【解题思路】由文章第二段可知,“建议通漕天津,让平民协助运粮官 运粮到水平”的是刘应节,“以漕卒冒险不便,发山东、河南粟十万石储 天津,令永平官民自运焉”的是部里的官员。选项表述属于张冠李戴。 7.(1)恰逢顺天巡抚耿随卿因杀平民冒充斩获敌首居功被逮捕治罪,(皇帝)调刘应节去代替他。 (2)刘应节又...
据《刘氏家乘》记载,刘应节的先祖是辽东咸平人,属于宋金对峙时的金国属地。金末,他任昭信校尉。刘应节家族的始祖,是汉人与女真人的后代,这正是我国民族大融合历史的一个典型例证。《潍县志稿》中,刘应节家族的成员有六人之多。其父刘润,虽隐居于农商,却喜好史籍,精于星数,在当地声望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