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刘伯承的刻苦勤奋,朱德称赞道:“刻苦学习,学而不厌。”陈毅元帅则称赞说:“苦学入梦寐,劳生历艰难”。就连国民党的高级将领也感慨地称:“刘伯承廉洁虚心,不断求知,与国民党将领比较,诚不啻鹤立鸡群。” 历史评价 刘伯承的一生,经历了中国革命战争...
1950年11月,刘伯承受命赴南京创办军事学院,担任院长,后兼任政治委员,执行了毛泽东同志一贯倡导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办校方针,数年之内,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高中级军事指挥员,是我军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奠基人之一。刘伯承同志学而不厌,勤读不倦,坚持理论联...
这个特点一下子被刘伯承抓住,他指出:“目前敌人的配置,东段敌人兵力重点在西山口、邦迪拉方向上,其特点是:铜头、锡尾、背紧、腹松……从西北向东南摆成一字长蛇阵对我组织防御。在西山口方向,敌人左翼就是它的肚子,从这里开它,要比砍背容易些。”他要求部队采取迂回包围的战法应对,并说:“分进合击是军事原则,...
刘伯承年表 刘伯承原名明昭,1892年12月 4 日生于四川开县赵家场。 宣统三年(1911年)在万县参加响应辛亥革 命的学生军。 1912年考入重庆军政府将校学堂。 次年参加四川讨袁(世凯)军。 1914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在护国、护法战争中, 历任连长、团长。
刘伯承(1892年12月4日—1986年10月7日),原名刘明昭,曾用名刘伯坚,四川省开县人(现重庆市开州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中国人民解放军缔造者之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家,军事教育家。 辛亥革命时期从军,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相继参加了北伐战争、八一南昌起义、土...
可以说,刘伯承最终能够成为十大元帅中最高龄的人,刘伯承能够在丧失思维能力仍然活了十几年,周总理的关怀和重视,起到了关键作用。一、周恩来请刘伯承担任起义军参谋长 周恩来和刘伯承,最早在一起共事是在南昌起义之中。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我党意识到,唯有武装斗争,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几个月...
刘伯承(1892年12月4日-1986年10月7日),原名刘明昭,重庆市开州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中国人民解放军缔造者之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家,军事教育家。辛亥革命时期从军,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相继参加了北伐战争、八一南昌起义、土地革命战争、长征、抗日战争...
可是刘伯承元帅依旧坚持。当时是1916年,他赴四川指挥战斗,战士们在等他,他必须以尽快的速度重新回到战场。如果用了麻药会影响脑神经。也会影响视力,影响后期的指挥作战,这是他所不允许的。在那一场手术上,刘伯承元帅双手死死的抓紧白色的床单,食指泛青,双手握拳,面部甚至也变得狰狞起来,可是他依旧一声不吭。
2022年12月4日是刘伯承元帅诞辰130周年纪念日,现把他一生所担任的职务概述如下,权当纪念之。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前担任的职务 刘伯承,1892年12月4日出生于四川省开县(今重庆市开州区)赵家场张家坝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原名刘明昭(后改叫“刘伯承”并沿用终生。因权威辞书没说明是何时改名的,一些资料对改名时间又说法...
在一段时期邓公被打倒,失明又失去思维的刘帅却一直屹立不倒,留给世人一个带着墨镜坐在轮椅上的神秘形象。主席启用邓公时给出三条理由,其中一条就是协助刘伯承同志打仗得力,有战功。在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时刻,刘帅的“遗言”又神奇地帮助搭档扭转了局势。五、三位将帅离世的影响 在《三国演义》里,有一段“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