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在写这个小说是从报纸上看到一则妇女卧轨自杀的新闻而有了灵感,动笔的初衷是为了劝谏妇女安分守己,水性扬花的后果是悲惨的,结果我们可爱的大文豪列夫越写越动情,越写越同情安娜,以至于写到安娜不得不死亡的结局时不能自拔哭泣了——安娜·卡列尼娜究竟有什么魅力呢?那个时代的社会环境为何会酿出如此悲剧?女性到底...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Лев 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1828年9月9日-1910年11月20日),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政治思想家、哲学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托尔斯泰出生于贵族家庭,1844年入喀山大学,1847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
材料一 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安排了两条平行发展的情节,一条描写安娜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幸福的悲剧,一条叙述列文进行生活探索和人生追求的故事。安娜的情节揭示了上流社会的本来面目,列文的线索反映了俄国农村社会的真实生活。两条线索共同描绘了俄国19世纪70年代的社会风貌,完成了对当时俄国社会生活的...
2. 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伟大的作家,创作了处女作《童年》.又用六年时间写成长篇历史小说《 战争与和平》,后来又写成《安娜卡列尼娜》《___复活》等著名作品。
1870年,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在完成长篇巨作《战争与和平》之后,由于在社会转变中产生的思想迷茫,十分痛苦,不知何去何从,两年后的一则新闻,激发了他的写作灵感。 一名叫安娜的女子,因心仪的男子变心爱上其他女子,为了报复他,自杀身亡。托尔斯泰感到这是一个能够揭露当下大部分问题的好题材,1873年,他开始动笔写...
俄国著名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曾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写过这样一句话:幸福的家庭千篇一律,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 人活着是为了获得幸福。孩子考取好的分数,进入更好的学校,找更好的工作,都是为了追求幸福的生活。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让孩子在少年时代就获得幸福的生活呢?
《安娜.卡列尼娜》这本书是作者列夫.托尔斯泰因真实事例激发的灵感而写出的。当时有一个女人卧轨自杀,作者的脑海里就浮现出一位身穿白色连衣裙的美貌女人,挥之不去。她悲剧的一生也在作者笔下开始徐徐展开。 在安娜初见渥伦斯基的火车站,安娜神秘而美丽,有一股被压抑的生命力在她的眉梢眼角,令渥伦斯基深深着迷。因此...
2.《穷人》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他的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_《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5分)
百度试题 结果1 题目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里描写了安娜的丈夫渥伦斯基是个伪君子.渥伦斯基虚伪、阴险、狠毒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其实还好,因为他一开始很爱安娜的.还有伏伦斯基是安娜的情人,她的丈夫是卡列宁. 反馈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