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战时的含义 袁长伦律师 西北政法大学 法律硕士1 人赞同了该文章 第四百五十一条【战时的含义]本章所称战时,是指国家宣布进入战争状态、部队受领作战任务或者遭敌突然袭击时。 部队执行戒严任务或者处置突发性暴力事件时,以战时论。 【释解与适用】 本条是关于战时的含义的规定。 根据本条规定,战时是...
导读:我国《刑法》对战时拒不救治伤病军人罪的立案规定是:只要存在在战时拒不救治伤病军人的行为,就是可以立案追究相关刑事责任的,具体情况下可以基于实际来进行合法的认定和处理。我国刑法对战时拒不救治伤病军人罪的立案规定? 一、我国刑法对战时拒不救治伤病军人罪的立案规定? 我国刑法对战时拒不救治伤病军人罪的立...
1、这种行为必须发生在战时,若在平时则不构成本罪。 所谓“战时”,即战争时期。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决定战时与否的职权,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 决定武装力量是否处于战时状态的职权,由相关的部门人员行使。 2、必须具有拒绝、逃避服兵役的行为。 拒绝服役,是指拒不接受服兵役。 包括拒不服兵役和抗拒服兵...
《刑法》第四百二十四条【战时临阵脱逃罪】 战时临阵脱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使战斗,战役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王明磊律师 执业8年 资质认证 2023-07-23 《刑法》第四百二十一条【战时违抗命令罪】 战时违抗命令,对作战造成危害的,...
百度试题 结果1 题目刑法所称“战时”是指( )。 A. 国家宣布进入战争状态 B. 部队受领作战任务 C. 部队执行戒严任务 D. 遭敌突然袭击时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A,B,C,D 正确答案:A,B,C,D 解析:《刑法》第451条对此有明确规定。反馈 收藏 ...
《刑法》第四百二十一条 【战时违抗命令罪】战时违抗命令,对作战造成危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使战斗、战役遭受重大损失的
1.始于刑法条款的战时拒服役罪的判罚标准为:情节恶劣者将面临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该罪行的主观层面是故意为之,其主要目的在于逃避兵役,而犯罪动机往往源于对生命安全和艰苦生活的恐惧。2.相关如下。《刑法》第三百七十六条 预备役人员战时拒绝、逃避征召或者军事训练,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战时违抗命令,对作战造成危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使战斗,战役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为你推荐 《刑法》第四百二十八条【违令作战消极罪】 指挥人员违抗命令,临阵畏缩,作战消极,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使战斗,战役遭受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
我国刑法对战时临阵脱逃罪的量刑规定是: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使战斗、战役遭受重大损失的,则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二十四条战时临阵脱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
(观察者网讯)当地时间20日,俄罗斯国家杜马(议会下院)通过法案,加重对全民动员和战时状态下的某些犯罪行为的惩罚措施。其中部分条款将自愿被俘(无叛国行为)、擅离职守等情况的最高刑期设置或提升为10年,如在战时或动员期间违抗上级等,量刑更可增至15年。修订后的法案还首次特别对于戒严等状态下的掠夺和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