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录原文:“刑法过分工具主义化在立法上表现为过度犯罪化,在刑事司法上则表现为司法裁量权与解释权的过度扩张。防止刑法过分工具主义化的基本策略是,立法上坚守刑法乃最后手段立场,司法上彻底贯彻执行罪刑法定原则以及严格限制刑法解释。” 谢望原教授用贯彻罪刑法定和严格刑法解释来破题,这两个方法很多刑法学人都有用。
法律非工具主义观在20世纪30年代逐渐衰落,当前很少有人怀疑法律非工具主义的本质属性,但完全的工具主义法律观会破坏我们的法治。 二、刑法工具主义及其过分工具主义化体现 (一)刑法工具主义和非工具主义 刑法工具主义是指把刑法的本质解释为刑法只不过是国家用以达到特定功利目的的法律工具或手段。刑法工具主义是刑法目的...
法律工具主义虽然有其合理性,但不可绝对工具主义化;同理,刑法工具主义亦具有正当性,但刑法过分工具主义化必将导致国家刑罚权的恶性膨胀和公民个人权利与自由的严重萎缩.刑法过分工具主义化在立法上表现为过度犯罪化,在刑事司法上则表现为司法裁量... 关键词 法律工具主义与非...
新刑法工具主义造成了金融刑法的立法“冗余”,模糊了金融刑法法益判断的基准,降低了金融刑法应对金融风险的抗制能力,实有开展批判性反思之必要。 一、新刑法工具主义之兴起 在中国传统刑法工具主义之下,刑法在形式层面上成为国家统治的手段工具,但刑法的应然目标价值并没有被作为实质层面的犯罪化的基本标准,显然,这与西...
视 点谨防刑法过分工具主义化谢望原摘 要 法律工具主义虽然有其合理性,但不可绝对工具主义化;同理,刑法工具主义亦具有正当性,但刑法过分工具主义化必将导致国家刑罚权的恶性膨胀和公民个人权利与自由的严重萎缩。刑法过分工具主义化在立法上表现为过度犯罪化,在刑事司法上则表现为司法裁量权与解释权的过度扩张。防止...
学科分类: 刑法学 作者单位: 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摘要: 作为刑法立法的一种新的取向,“新刑法工具主义”产生于中国现代化转型过程中,表现为刑法为应对社会发展的危机,在其原有的实用工具主义的基础上,衍生出以安抚民意、稳定民心、减少转型危机可能带来的政治风险为立法导向的目标,并以此目标为导向的立法...
作为刑法立法的一种新的取向,"新刑法工具主义"产生于中国现代化转型过程中,表现为刑法为应对社会发展的危机,在其原有的实用工具主义的基础上,衍生出以安抚民意,稳定民心,减少转型危机可能带来的政治风险为立法导向的目标,并以此目标为导向的立法活动."新刑法工具主义"的形成有其深厚的社会基础,刑罚功能定位不当是其...
谨防刑法过分工具主义化刑法研究中国 7.00 立即购买 相关论文 风险社会视阈下食品安全犯罪的刑法规制 李涛 自进入风险社会以来,人类便生活在风险不确定的阴影之下,食品安全事故屡屡以民众预想不到的方式发生着。鉴于传统刑法调整手段的滞后性以及食品安全犯罪关涉法益的重大性,传统刑法必须应势而变。超新过失... 食品...
内容提要:法律工具主义虽然有其合理性,但不可绝对工具主义化;同理,刑法工具主义亦具有正当性,但刑法过分工具主义化必将导致国家刑罚权的恶性膨胀和公民个人权利与自由的严重萎缩。刑法过分工具主义化在立法上表现为过度犯罪化,在刑事司法上则表现为司法裁量权与解释权的过度扩张。防止刑法过分工具主义化的基本策略是,立...
摘要:法律工具主义虽然有其合理性,但不可绝对工具主义化;同理,刑法工具主义亦具有正当性,但刑法过分工具主义化必将导致国家刑罚权的恶性膨胀和公民个人权利与自由的严重萎缩。刑法过分工具主义化在立法上表现为过度犯罪化,在刑事司法上则表现为司法裁量权与解释权的过度扩张。防止刑法过分工具主义化的基本策略是,立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