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等级原则 唐律疏议中,刑罚的轻重与犯罪者的身份等级有密切关系。不同等级的人犯罪,所受的刑罚也会有所不同。 对于贵族和官员,唐律疏议往往会有一定的刑罚减免,而对于普通民众,则通常会按照律法规定进行严格的刑罚。 二、罪刑相适应原则 唐律疏议强调刑罚应当与犯罪行为的性质和严重程度相适应。即重罪重罚...
史料《唐律疏议》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成熟、也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封建成文法典,也是中国现今完整保存下来的一部最早的古代刑律。《唐律疏议》是唐高宗永徽年间在修改唐初《武德律》《贞观律》的基础上完成的,共12篇,502条,于永徽四年颁行,原称《永徽律疏》。《唐律疏议》在结构上采用律疏结合的形式,把法律条文...
下面是《唐律疏议》中规定的五刑制度的具体内容: 1. 鞭刑:鞭刑是用鞭子抽打犯人的刑罚。根据《唐律疏议》的规定,鞭刑可以分为轻鞭和重鞭两种。轻鞭一次抽打三十下,重鞭一次抽打六十下。鞭刑一般适用于轻微的违法行为,如盗窃、打骂他人等。 2. 杖刑:杖刑是用木棍或竹棍打击犯人的刑罚。根据《唐律疏议》的规...
《疏 qian 议》曰: “人有大愆,法须惩戒,故加捶挞以耻之。 ”即用荆条 或小竹板锤击犯人的腿部和臀部,共分 5 等,由笞 10 至笞 50,每 10 下为一等。在《疏议》中,甚至对行刑所用的刑 具也作了规定。第二是杖刑。用比笞杖粗的常刑杖(又叫做 法杖)捶打犯罪人背、臀、腿部。也分 5 等,由杖...
《唐律疏议》原名律疏;又名唐律,唐律疏义,故唐律疏义,是东亚最早的成文法之一.唐朝刑律及其疏注的合编,亦为中国现存最古,最完整的封建刑事法典.三十卷.唐朝法律制度基本上沿袭隋朝.唐初以隋《开皇律》为蓝本制定《武德律... 查看全文 张玉律师 执业5年 资质认证 2023-02-13 法行宝 ta获得超过100个赞 ...
《唐律疏议》是唐朝刑律及其疏注的合编。据如图《名例一》“……天以二气、五行化生万物……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等可知,唐朝法律( ) A. 渗透了儒道等思想观念
(一)以刑为主,诸法合体 (二)科条简要,条理清晰 (三)礼刑并用,礼法合一 (四)依礼制律 唐律沿袭隋朝的《开皇律》的基础上新添加了《五十三条新格》进行修改和补充,之后又在唐高祖李渊时期编制《武德律》、唐太宗李世民时期修订了《贞观律》,随后在唐高宗时期编修了《永徽律》,然后在对对于《永徽律》进行逐字...
在《先秦五刑》中,墨刑为刻字或刺字,劓刑为割鼻,剕刑为断足,宫刑为毁坏生殖器,大辟为死刑。这些刑罚在先秦时期被广泛使用。《唐律疏议》中的五刑包括笞、杖、徒、流、死。其中,笞刑为鞭打,杖刑为拷打,徒刑为监禁,流刑为放逐,死刑为处决。这些刑罚在唐朝及后世时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中国...
原文:【疏】议曰:夫三才肇位,万象斯分。禀气含灵,人为称首。莫不凭黎元而树司宰,因政教而施刑法。其有情恣庸愚,识沈愆戾,大则乱其区宇,小则睽其品式,不立制度,则未之前闻。故曰:“以刑止刑,以杀止杀。”刑罚不可弛于国,笞捶不得废于家。时遇浇淳,用有众寡。于是结绳...
唐律疏议量刑的特点一、 体现仁政 “仁政”即提倡以民为本,是儒家的代表思想。唐代汲取历代经验,仍将这种思想作为治国理政的主导思想,在刑事中提倡宽仁明法慎刑,先德而后刑。这种思想在唐代刑事证据制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