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正文 2018年10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为正确理解和适用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结合人民法院审判工作实际,制定本解释。
为正确理解和适用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结合人民法院审判工作实际,制定本解释。 第一章 管辖 第一条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自诉案件包括: (一)告诉才处理的案件: ⒈侮辱、诽谤案(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的,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⒉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刑法第二百五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 ⒊虐待案(刑法...
第五十五条当事人委托诉讼代理人的,参照适用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二条和本解释的有关规定。 第五十六条诉讼代理人有权根据事实和法律,维护被害人、自诉人或者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 第五十七条经人民法院许可,诉讼代理人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案卷材料。 律师担任诉讼代理人,需要收集、调取与...
《新刑诉法解释》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和司法实践的具体情况,规定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法律援助机构没有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被告人有权约见值班律师,推进刑事辩护、法律帮助全覆盖;针对指定辩护与委托辩护并存的情形,明确规定应当赋予被告人选择权,尊重被告人的选择;对作为证据向人民法院移送...
一、解释的背景与目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刑事诉讼法》)的具体适用进行解释的重要文件。其目的在于确保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以及实现刑法的正确实施。 二、犯罪地的界定 根据《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是我国的一部重要法律,主要规定了刑事诉讼的程序和原则,以保障刑法的正确实施,惩罚犯罪,保护人民,维护社会秩序。以下是对该法的详细解释:法规 一、概念与特征 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是规范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涉及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侦查机关等在当事人及诉讼参与人参加下...
新《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十大“亮点”总结如下: 1、法院离任人员二年内不得担任辩护人 《解释》明确规定审判人员和人民法院其他工作人员从人民法院离任后二 年内,不得以律师身份担任辩护人。审判人员和人民法院其他工作人员从人民法 院离任后,不得担任原任职法院所审理案件的辩护人,但作为被告人的监护人、 近亲属...
导读: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刑事诉讼法规定,拘留由公安机关执行。对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作出的拘留决定,应当送达公安机关执行,公安机关应当立即执行,人民检察院可以协助公安机关执行。辩护律师在侦查期间可以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
对前款规定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就定罪量刑听取控辩双方意见,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和本解释第三百五十五条的规定作出判决。 第三百五十七条对被告人在第一审程序中未认罪认罚,在第二审程序中认罪认罚的案件,应当根据其认罪认罚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从宽,并依法作出裁判。确定从宽幅度时应当与第一审程序认罪认罚有所区别...
第一百六十三条 人民法院审理附带民事诉讼案件,除刑法、刑事诉讼法以及刑事司法解释已有规定的以外,适用民事法律的有关规定。 第一百六十四条 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未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另行提起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可以进行调解,或者根据物质损失情况作出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