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来讲解标准的分类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以下简称《标准化法》)的规定,我国标准分为国家标准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类。 根据法律的约束分为 1. 强制性标准 强制标准范围主要是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强制执行的标准。禁止生产、销售与进口不符合强制标准...
我国的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共5级。 1 国家标准:国家标准是指由国家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发布的,对我国经济技术发展有重大意义、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标准,我国国家标准的代号为“GB”。 2 行业标准:行业标准是指没有国家标准、需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
一方面,推荐性国家标准针对跨行业、跨专业需要协调的问题(特别是全国范围内基础设施、物流衔接、信息交换等重大互换性、兼容性问题),制定基础通用的技术解决方案,例如:术语、图形符号、统计方法、分类编号等基础标准,方法、技术和管理中的通用标准。此外,推荐性国家标准还包括制...
一、按照标准化活动的范围划分 按照标准化活动的范围进行分类,可以将标准划分为:国际标准、区域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企业标准。 对于国际标准的定义,不同国家可能有不同的界定。我国使用了ISO/IEC指南2中对国际标准的定义,即国际标准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或国...
一二级行业分类标准 目前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采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 ),一、二级行业分类情况如下: 一级行业(门类):共有20个,涵盖了社会经济活动的各个主要领域。A 农、林、牧、渔业;B 采矿业;C 制造业;D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E 建筑业;F 批发和零售业;G 交通运输...
国家非常重视标准化制度建设。标准的分类方法多种多样,每种分类方法都有其特定的应用场景和意义。国家通过制定和实施这些标准,旨在促进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标准分类方法: 1. 按标准制定的主体分类 ...
国家标准分类按照标准化对象,通常把标准分为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三大类。基本概念 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2017版) 分类原则:主要按照经济活动性质的同一性进行分类,即每一个行业类别按照同一种经济活动的性质划分,而不是依据编制、会计制度或部门管理等进行划分。 类别结构:该标准将国民经济行业划分为20个门类,用字母A T表示。涵盖了农、林、牧、渔业(A);采矿业(B);制造业(C);电力、热力、...
全球行业分类系统(GICS)是由标准普尔(S&P)与摩根斯坦利公司(MSCI)于1999年8月联手推出的行业分类系统。该标准为全球金融业提供了一个全面的、全球统一的经济板块和行业定义。作为一个行业分类模型,GICS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认可,它的意义在于不仅为创造易复制的、量体裁衣的投资组合提供了坚实基础,更使得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