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内能量共振转移,也称为共振能量转移或简称RET,是指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或分子(通常称为供体)通过偶极-偶极相互作用将能量转移到另一个原子或分子(通常称为受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供体中的高能电子的振动会诱导邻近受体分子中某个电子的相似振动。当受体分子中的电子振动被诱导起来时,电子激发能的传递便发生了,...
上海纽约大学化学助理教授孙翔指导的研究团队提出了“分子动力学”领域的建模新方法,所建立的模型可计算电荷及能量在各类有机半导体材料中的转移速率与通道,并可用于评估量子动力学方法的有效性。这一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知名期刊《化学物理期刊》(...
最近,尹梅贞教授课题组设计合成了一种基于“罗丹明-螺吡喃”双发色团的力响应荧光变色分子P1(图1),随着剪切力作用的增强,P1荧光发生两阶段的高对比度颜色变化。 图1机械力调控分子内能量转移实现高对比度荧光变色的示意图。 作者利用苯丙氨酸二肽作为连接臂,巧妙地将罗丹明B和螺吡喃这两种力响应基团共价连接起来,...
稀土配合物的分子内能量转移过程,是稀土配合物发光过程的最重要环节, 它关系到整个配合物的荧光量子效率,荧光寿命等发光特征。随着配合物种类的 丰富和检测设备的升级,对于分子内能量转移的研究正在逐步地深入。而能量转 移过程对配合物发光的影响,仍是目前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在本文中,我们制备出了能够通过单线态...
激发态能量转移能量转移的分类能量转移可发生在分子间和分子内。.ppt,第五章 光化学 5.1 光和光化学技术基础 5.2 光化学基础 5.3 激发态的辐射跃迁与非辐射跃迁 5.4 激发态能量转移 5.5 光致电子转移 5.6 光化学反应 5.7 光化学的应用 1. 光的基本性质 有关光性质的研究已经
细胞内还有一种直接将高能代谢物分子中的能量转移至ADP(或GDP),生成ATP(或GTP)的过程称为() A. 氧化磷酸化 B. 偶联磷酸化 C. 底物水平磷酸化 D. 蛋白磷酸化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C 萤火虫想找朋友,却因为只顾玩耍,不愿帮助迷路的小蚂蚁,最终还是没有找到朋友。故事告诉我们,友谊需要互相帮助,只有...
《基于分子内能量转移的异双核金属配合物荧光探针》是依托华中科技大学,由陈芳担任项目负责人的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摘要 荧光探针和荧光标记试剂的发展对分析化学和生命科学具有重要意义。稀土配合物虽具有荧光寿命长、半峰宽窄、近红外发射等优良荧光性能,但吸光能力弱限制了其应用。本项目首先拟将具有强吸光能力的...
取为反应的Gibbs自由能变。你只要知道这个电子转移/能量转移/ISC过程的反应物和产物,用产物的自由能之...
摘要: 利用时间分辨光谱,讨论了铕与噻吩甲酰三氟丙酮(TTA)配合物Eu(TTA)3.2H2O分子同能量转移机制,结果表明分子内能量转移途径主要为T1→^5D1→^5D0,即^5D1作为传能的中间能级,讨论了并提出了中心离子Eu(Ⅲ)的发光动力学方程,且与实验结果相自洽.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