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农手中无寸铁,夺笏击贼贼脑裂。贼未死气虽已折,奉天天子双泪横。十年弃卿真负卿,臣身区区劳记忆。平原太守曾未识。
《击贼笏典故》 小朋友们,今天我来给你们讲一个叫“击贼笏”的典故。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朱泚的坏人想要造反。有一位叫段秀实的大臣特别勇敢,他坚决反对。 在一次见面的时候,朱泚想让大家跟着他一起干坏事,段秀实特别生气,拿起手中的笏板就打朱泚,说:“你这个坏蛋,休想让我们跟你造反!” 小朋友们,笏板...
出自《旧唐书》卷一百二十八〈段秀实列传〉:“秀实勃然而起,执休腕夺其象笏,奋跃而前,唾泚面大骂曰:‘狂贼,吾恨不斩汝万段,我岂逐汝反耶! ’遂击之。泚举臂自捍,才中其颡,流血匍匐而走。” 宋·文天祥 《正气歌》:"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
历史典故> 击贼笏 笏(hù护),古代大臣朝见时手中所执的狭长的板子,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以为指画及记事之用。用笏来打击奸臣,则出自唐段秀实之事迹。亦称“夺笏击贼”。段秀实(719-783年),字成公,陇州(qiān千)阳(今陕西千阳)人。曾举明经,被他人取代,遂投笔从戎。天宝年间为安西都护府别将,曾随高仙...
[击贼笏]典故_名词解释:攻击叛贼的朝笏。笏(hù):古代大臣上朝拿的手板。后诗文中用作歌颂忠贞的典故。〔出典〕《新唐书·段秀实传》记载:唐德宗时,朱泚谋反,召段秀实议事。秀实夺过象笏,唾朱泚面大骂,投笏中泚额。秀实随后被捕遇害。〔用例一〕宋代文天祥《正气歌》:“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用例...
击贼笏 462023-02 3 鸡鸣狗盗 342023-02 4 及瓜而代 342023-02 5 江郎才尽 562023-02 6 郊寒岛瘦 302023-02 7 狡兔三窟 382023-02 8 嗟来之食 282023-02 9 金屋藏娇 382023-02 10 精卫填海 392023-02 查看更多 猜你喜欢 115.6万 海贼之最强一击 by:飞卢听书 1.4万 贼偷贼 by:华语音乐 15.5万 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