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北方繁殖,在长江流域或更南地区越冬。 性味 甘,凉。 ①孟诜:寒。 ②《日华子本草》:凉,无毒。 ③《饮膳正要》:味甘,微寒,无毒。 凫肉的效果 功效 为鸭科动物绿头鸭的肉。用于病后虚羸,食欲不振,水气浮肿,热毒疮疖。 经脉 《本草求真》:入脾、胃、肺、肾。 主治 补中益气,消食和胃,利水,解毒。
凫肉为鸭科动物绿头鸭Anas platyrhynchos Linnaeus的肉。宜冬季捕捉,除去羽毛及内脏,取肉鲜用。产于我国北方地区。 中药名称凫肉 中药学名(拉丁名) 别 名绿头鸭、沈凫、松凫 所属功效类补虚药 科动物药 分布区域产于我国北方地区。 来源 本品为鸭科动物绿头鸭Anas platyrhynchosLinnaeus的肉。(《中华本草》) ...
凫肉 性味:味甘,凉。 归经:归脾、胃、肺、肾经。 凫肉的功效与作用 补中益气,消食和胃,利水,解毒。 主治 治病后虚羸,食欲不振,水气浮肿,热毒疮疖。 用法用量 日常用法:内服,煮食。 禁忌 不可与木耳、胡桃、豉同食。 为鸭科动物绿头鸭的肉。
编辑“凫肉” 警告:您没有登录。如果您做出任意编辑,您的IP地址将会公开可见。如果您登录或创建一个账户,您的编辑将归属于您的用户名,且将享受其他好处。 摘要: 请注意,您对医学百科的所有贡献都可能被其他贡献者编辑,修改或删除。如果您不希望您的文字被任意修改和再散布,请不要提交。
凫肉[ Fú Ròu ] 性味:甘,凉。①孟诜:"寒。" ②《日华子本草》:"凉,无毒。" ③《饮膳正要》:"味甘,微寒,无毒。" 归经:《本草求真》: 入脾、胃、肺、肾。 为鸭科动物绿头鸭的肉。 功效作用 禁忌 食用方法 记载 生长地区分布 功效与作用 补中益气,消食和胃,利水,解毒。治病后虚羸,食欲不振,...
当前之前 2014年1月27日 (一) 04:10 112.247.109.102 讨论 4,103字节 +4,103 以“{{头部模板-中药材}} {{简要信息-药品 |药名=凫肉 |图片= |药名拼音=Fú Ròu |别名=绿头鸭、鸍、沈凫、松凫、野鸭、...”为内容创建页面导航...
凫肉,以其独特的名字在中国传统医学著作《本草纲目》中有所记载。它的拉丁名为Anas platyrhynchos L.在中文名中,我们称它为凫肉,而在英文中则叫做Teal meat。据说,这种肉质在东南江海湖泊中的分布广泛,因其肥美且适应寒冷环境而备受青睐。有说法认为,绿色头的凫肉品质更优,尾尖的则稍逊一筹。特别...
凫肉[ Fú Ròu ] 别名:绿头鸭、鸍、沈凫、松凫、野鸭、野骛、晨凫、大红腿鸭、凫鸭、大麻鸭、水鸭 性味:味甘;性凉 归经:脾;胃经 药材基源:为鸭科动物绿头鸭的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as platyrhynchos Linnaeus.采收和储藏: 功效作用 禁忌 食用方法 记载 生长地区分布 功效与作用 补中益气;和胃消食;...
凫肉的主要功效包括补中益气、消食和胃、利水以及解毒。它特别适用于治疗病后虚弱、食欲不振以及水气浮肿。孟诜提到,它还能消虫、平胃气,并对身上热疮有辅助疗效。《日华子本草》强调了其补虚、和胃、消食以及治疗热毒风和恶疮疖的作用,还能杀腹藏之虫,对病人具有大补之效。对于水气浮肿,可以将它与...
凫肉的功效与作用。凫肉的功效与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国际间的交流慎密, 大部分学医的都受到了 西医的严重影响,学习中医的人是越来越少,所以这就造成了大 家对中药的了解也是越来越少。 下面就来说说凫肉这种中药的功 效 凫肉的功效与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国际间的交流慎密, 大部分学医的都受到了 西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