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山祖庙旅游区位于汕尾市区东面的品清湖畔,由通往市中心的海滨大道环绕,东眺屿仔岛。凤山祖庙始建于明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前后),后又于清乾隆年间扩建,几百年来香火不断。凤山祖庙既是汕尾市著名的风景区,也是粤东地区百姓和沿海渔民朝拜妈祖的地方。旅游区内目前拥有天后阁、钟鼓楼、妈祖石像、以及凤山公园内的妈...
凤山祖庙位于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灌口镇,灌口镇紧挨漳州长泰,在厦门边缘。凤山祖庙坐东北向西南,是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也是福建省第一批涉台文物。 由来 它建于明末天启、崇祯年(1621-1644)。明朝时期,深青驿站迎来了一位四川灌县(今都江堰)的驿丞,他信奉老君,从家乡带来了供奉清源真君的香炉[《灌口凤山祖庙碑记》和...
汕头的凤山公园是凤山妈祖风景区的山下部分,有一个很大的广场,以及有一座妈祖庙,旅客游玩这些部分都不收取门票,节假日还有一个庙会,比较热闹的。 15+ 粮子77 5分 超棒 一个休闲娱乐的公益大广场!环境美,空间大!适合一家老幼游玩!广场有很多人放风筝,技术好!很有特色!停车也方便!很多停车位! 查看更多 暂...
凤山祖庙位于汕尾市区东南,品清湖畔,始建于明末,于清乾隆七年(1742)扩建,后多次重修。1993年,由社会各界和海外侨胞捐资增建天后阁。今天的凤山祖庙,总建筑面积1622平方米。其中,保持了清代风貌的凤山祖庙古庙,建筑面积840平方米,为三进二院布局,面阔三间,庙内遍布嵌瓷、石雕、木雕、泥塑、彩绘...
凤山祖庙始建于明崇祯九年(1636年),由福建渔民迁居汕尾时兴建,最初为竹棚小庙。清乾隆年间(1742年)扩建,形成三进两院格局,成为粤东妈祖文化的重要载体。1994年重光后对外开放,2000年获评国家4A级景区,并成为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常务理事单位。黄鼎臣题词佐证 社会活动家黄鼎臣曾题词“先有凤山祖庙,后有...
凤山祖庙:岭南建筑艺术瑰宝 踏入凤山祖庙,就仿佛踏入了一座岭南建筑艺术的殿堂。这座始建于明崇祯九年的庙宇,在岁月的洗礼中愈发韵味深长。正殿建筑面积达840 平方米,采用三进二院布局,面阔三间,风火式山墙,硬山顶,被形象地称为 “双星抱印,龙虎相护” ,属正三山传统庙宇建筑。天后阁:庄严肃穆的信仰殿堂...
摄影/王文津凤山祖庙坐落在厦门市集美区灌口镇路口,素有福建第二"妈祖"之称。步入凤山祖庙大殿,香烟缭绕,气象森严。正中"清源真君"四个大字下三尊大使公正襟危坐,神态各异。据载厦门灌口凤山祖庙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此后在闽台民众中香火鼎盛,繁衍不息、明末郑成功开台部将陈国拔从大陆灌口凤山祖庙恭迎去台,由漳化...
一、初探凤山祖庙:千年古韵与滨海风光的完美邂逅 踏入凤山祖庙景区,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舟楫如云”的繁华岁月。凤山祖庙始建于明末清初,是福建渔民漂泊至此后,为祈求平安而建的妈祖庙。如今,这里不仅是汕尾人民的信仰中心,更是海外侨胞寻根问祖的圣地。景区内,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那座高达16.83米的...
凤山庙里,还嵌着一块1998年《重修凤山祖庙碑志》,将整个李府清元真君信仰的来源及经过,添枝加叶,补充得益加丰富[24]。《碑志》中说,凤山庙里的神灵,是蜀中灌口“二郎神”,即李冰之子“李二郎”,他杀了“都江之蛟孽”,“北宋神宗追谥‘清元真君’”。又说,早年深青驿吏来到时,不仅带来香炉,还养了条猎犬。
凤山祖庙旅游区坐落于汕尾市区东南方的品清湖畔,占地广阔,达到23万平方米。这里,独特的“三山一湖”滨海风光得以尽收眼底。凤山、鼎盖山、屿仔山环抱着22平方公里的品清湖,这是我国最大的泻湖,使得整个景区如诗如画。此外,该景区还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单位、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首届常务理事单位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