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通经,软坚,消肿。 凤仙根主治 主治跌扑肿痛,风湿骨痛,白带,水肿。 凤仙根用法用量 日常用法:内服煎汤,6~15g;或研末,3~6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 凤仙根的禁忌 孕妇慎用。 凤仙根选方 1、治跌扑肿痛,红肿紫瘀,溃烂:凤仙根、茎捣敷。 2、治骨鲠喉:金凤花根,嚼烂噙下,骨自下。使用温水灌漱,...
凤仙根论述 1.《本草汇言》:凤仙根,通经活血之药也。李氏方,治杖扑肿痛,血脉瘀凝。此寒滑走散之品,其性快便捷烈,又不宜多服久服,恐损脾胃,泄元气也。 2.《纲目》:治鸡、鱼骨哽,误吞铜铁,杖扑肿痛。散血通经,软坚透骨。 3.《分类草药性》:治一切崩带,风湿瘫痪,筋骨疼痛。
【药名】:凤仙根 【拼音】:FENGXIANGEN 【来源】:凤仙花科植物凤仙的根。 【功效】:活血,通经,软坚,消肿。 【主治】:治风湿筋骨疼痛,跌扑肿痛,咽喉骨哽。 【性味归经】:①《纲目》:“苦甘辛,有小毒。”②《岭南采药录》:“味甘,性平。”入肝经 ...
摘要:凤仙根,活血,风湿,通经,咽喉,疼痛,消肿,肿痛,筋骨,红肿,瘫痪,跌扑,一切,软坚,功能,主治,处方,中药材,中药方剂 。 功能主治: 活血,通经,软坚,消肿。治风湿筋骨疼痛,跌扑肿痛,咽喉骨哽。①《纲目》:"治鸡、鱼骨哽,误吞钢铁,杖扑肿痛。散血通经,软坚透骨。" ②《分类草药性》:"治一切崩带,风湿瘫痪...
凤仙根,又名金凤花根,是一种常见的传统中药材,其功效与作用在《本草纲目》中有所记载。 凤仙花科植物凤仙花的根是凤仙根的来源,其形态为一年生草本,高40-100cm。秋季采挖根部,洗净,鲜用或晒干,即可入药。 凤仙根的化学成分中含有的矢车菊素甙,具有活血止痛、利湿消肿的功效,适用于跌扑肿痛、风湿骨痛、白带、水...
凤仙根通常有消肿、止痛、活血的效果,可以治疗水肿、跌打损伤和风湿骨痛等情况。凤仙根是中药名,通常是指凤仙花的根部,可以内服或者是外用,将凤仙根用水煎服后能够治疗水肿和风湿骨痛,如果不小心跌倒使皮肤破损,可以将凤仙根捣烂后外敷到局部,能够消肿、止痛,缓解局部不适症状。
别名金凤花根、凤仙根、 出处《纲目》 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 性状 炮制 性平、小毒、 味辛、苦、甘、 归经 功效软坚、通经、消肿、散血、活血、利湿消肿、活血止痛、 应用举例①治跌扑伤,红肿紫瘀,溃烂:凤仙根、茎捣敷。(《本草正义》) ...
凤仙根的功效与作用? 医生回答: 活血止痛及利湿消肿是凤仙根的主要功效。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治疗跌打肿痛、风湿骨痛、水肿、白带、红肿紫瘀、治骨髓炎等疾病。出现溃烂的情况还可以用凤仙根、茎捣敷等。最好是外用适量捣敷。请注意,孕妇应慎用凤仙根。
凤仙根,别名金凤花根,属凤仙花科植物凤仙的根。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为Impatiens balsamina L.,在《纲目》中有详细记载。根据《纲目》的描述,凤仙根的性味表现为苦、甘、辛,且具有小毒。《岭南采药录》则指出其味甘,性平。凤仙根的英文名为Root of Garden Balsam,体现出其在西方的名称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