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凡勃伦的这本著作,是在好几年前听过别人介绍后再看的,所以看的时候对很多内容都觉得比较有印象,尽管书中内容部分在叙述描写和逻辑论证上也有点牵强,但还是感觉到其具有深入浅出的表达和创新的分析方法和视角的可读性,其背后的深层含义也很值得我们当代的一辈好好去反省和思考。 作为经济学制度学派的创始人,立...
凡勃伦在耶鲁大学时就写过一篇《论1837年恐慌》的经济论文。他的成名则是在1899年发表《有闲阶级论》这本书之后。在二十世纪初,凡勃伦继续发表了《企业论》(1904年)、《现代文明中科学的地位》(1919年)、《工程师和价格制度》(1921年)、《不在所有权和最近的商业企业》(1923年)等著作。 凡勃伦的经济学说在资产...
从名字也可以知道,本书研究的是有闲阶级。一旦人们创造了能够维持温饱的物质财富,那种休闲消费和精神消费就变得重要起来。 也可以说,该书是文化经济学,精神经济学的先声,旨在研究奠基于人的非理性本质之上的精神文化消费和生产,而不是古典经济学的物质消费和生产。 @日读一卷,于阅书精舍...
在1899年,托斯丹·邦德·凡勃伦(制度经济学派的奠基人)的力作《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The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An Economic Study of Institutions)震撼出版。这部作品甫一问世,便在知识界引起了东海岸的广泛关注,成为了当时知识分子们的热门读物。一位社会学家曾评价道:“凡...
凡勃伦(Thorstein B Veblen,1857-1929)的《有闲阶级论》(The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An Economic Stuay of Institutions,1899) 【第一章 绪论】阶级的产生是人们生活习惯演变的结果,尤其是当和平习惯转变为坚决好战以后,侵占就成为日常生活中比较重要的因素,进而产生侵占和劳役之间的职能分化和业务的区别,有...
凡勃伦,美国经济学家、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制度经济学派创始人。本书是其出版的第一部也是最重要的作品,一经问世立即引起轰动,成为当时知识分子人手一册的风行之作。 作者通过研究制度的起源,观察社会上的经济现象,尤其是上层阶级的有闲特权与消费特征,来探讨制度与经济现象之间微妙的关系。书中对社会现象、消费行为...
凡勃伦是这一传统的例外。除了《有闲阶级论》,他的关于高等学习的专论和关于不在所有权的专论也包含副标题。在这些书中,《有闲阶级论》的副标题是最不可或缺的。甚至有人认为正副标题互换也许可以最小化对于本书主旨的误解。副标题——从起源到遗忘也许由于认为《有闲阶级论》是对经济的分析,个别作者,包括...
正是基于这种二分法,凡勃伦对所有行为和习俗进行了研究,尤其是将心理学、经济学与社会学结合起来对消费实践和偏好形成展开了详细的研究,这充分体现在他第一部也是最有影响的《有闲阶级论》一书中。在这本名著中,凡勃伦提出了影响深远的炫耀性消费,由此发...
《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是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仑创作的经济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899年。 全书共分十四章,其基本内容是通过社会制度的分析说明“有闲阶级”的产生和发展。凡勃伦在书中通过对有闲阶级的分析,以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批评,从而提出改良主张。作者对制度,特别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严谨做了详尽的阐述。他认...
——评凡勃伦《有闲阶级论》 吕普生 索尔斯坦·邦德·凡勃伦(1857-1929)于1899年出版的《有闲阶级论》是其最负盛名的经济学著作,但其学术和社会影响却远远超出制度经济学、消费经济学和经济演化论,扩展到社会心理学、女权主义、道德哲学和教育学...